“只是一部分基础逻辑有漏洞的,”边城说,“比如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又怎么了!”
“地球不是绝对刚体,流浪地球不可能实现,”边城说,“发动机的数据也是错的,那点动力根本推动不了地球,一开始就应该选数字生命计划,我不知道电影在争论什么。”
闻笛快把筷子掰断了,这是人吗?就是个杠精!“这是宏大浪漫叙事的必要牺牲啊!你肯定也看不了星际迷航吧。”
“说到星际迷航……”
“行了行了,”闻笛抬手打断,不能让杠精摧毁他对电影的热爱,“不看推理科幻了,看爱情片好了。还是说‘乱世佳人’这样的你也不喜欢?”
“电影我没意见,”边城说,“我对原著的意见很大。”
“原著又怎么了!?”
“它的历史错误和偏向性太严重了,”边城说,“在这本书里,南方种植园就像是个天堂,奴隶们辛苦工作一天后,还能唱歌笑着回家。主人翁家族是慈父,北方士兵不但卑鄙而且贪污腐败。米切尔还把3K党写成了慈善组织和马术社团,完全忽略了它在重建时期对非裔的恐吓和暴力行径。”
“要追究经典作品的政治倾向,文学得变成不毛之地了!”闻笛说,“你顶着名著的名字,怎么这么不待见名著!”
“有很多作家都能做到逻辑连贯,有思辨力,同时又写出新意。”
闻笛瞪着他:“比如哪个?你说给我听听。”不就是杠吗?不就是挑刺吗?谁不会挑!以这种方式挑刺,他就不信有哪个作家活着从他手下走出去。
“罗伯特·福沃德。”
……没听说过。
怨气没有发泄口,闻笛越想越憋屈,忍不住看向手中的水杯。怪不得宋宇驰要泼水,这人能从哪个饭局干爽地离开?
他把水杯拿得离自己远了点。
“你谈过恋爱吗?”闻笛问。
“没有。”
“我想也是,”闻笛说,“有害他人健康。”
似乎是看出他脸色不善,边城叹了口气。“你们问我对于电影的看法,”他的语气满含费解,“我说了,你们又生气。”
闻笛恼怒地看着他:“我说了我喜欢这部电影,你嘴下留情点不行吗?”
“如果你是想找共鸣,那就不要问我喜不喜欢,直接让我附和就行了。”
闻笛搓揉太阳穴:“这不是社交礼仪吗?就像过年亲戚领了小孩过来,就算长得再不好看,你当着人家的面,也得说可爱。”
“为什么?”
奇迹。闻笛想,这人能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
“行吧,”他慢慢深呼吸,“长得帅,又聪明,从小肯定被人捧着,说什么大家都能忍。”
“你误会了,”边城说,“他们忍我,跟那些没关系,主要是因为我家里的背景。”
闻笛盯着手里的筷子。这要是西餐厅,手里拿的是刀叉,现在已经戳进对方的喉咙了。
“教授,”闻笛说,“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
闻笛把羊肉卷推给他:“别说话了。”
“我们不是在讨论看电影的事吗?”
“不想看了!”
作者有话说:
闻笛:没在一起的第一天,想分手。
年末加更气人的一章(不是)
新年快乐!
第16章 在恋爱中的人们,不会一无表示
在机构上完课,于静怡背着包坐公交回小区。包还是上大学那一年父亲买的,结实耐用的书包。平常给学生上课,她还和高中时候一样,扎马尾,戴眼镜,背书包,往人堆里一站,看起来也像高中生。
她走进家门,打眼一看,椅子上长了个人。
闻笛紧靠椅背,曲起腿,脚跟踩在椅子边沿,整个人折了三折。他一只胳膊抱着膝盖,另一只举着手机,滑动着屏幕,表情如临大敌,好像对面不是电子设备,是有血海深仇的死敌。桌上放着一个朴实无华的记事本,上面零零星星写了几行字。
听到响声,椅子上的人扭过脸:“你回来了。”
于静怡点点头,觑着他凝重的表情:“看什么呢?”
“《龙蛋》,”闻笛把目光转回屏幕,眼神满含仇恨,“罗伯特·福沃德的中篇小说。”
“这个作家是谁?”于静怡摸不着头脑,“怎么突然想起来看它了?”
闻笛咂咂嘴,脑中闪过火锅店的回忆。他脸上交错浮现憧憬、尴尬、遗憾,最终定格在愤恨:“为了给杠精一点颜色看看。”
“谁?”于静怡顿了顿,想起他的约会在今天,“教授?”
“他跟对门那根棒槌有的一拼。”
“他怎么了?”
“他就是专挑豆瓣前二百写差评的那种人,”闻笛武断地下了定论,“针尖那么小的地方都要挑逻辑错误,一点也不会看人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