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读博,会脱单(130)

然而在他自杀之前,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出现在海滩上,讲起了流体力学。

“你是工程师吗?”他问。

“专业是能源动力,研究方向是光谱分析,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简称LIBS。”宋宇驰的声音带着“看我示范怎么介绍研究课题”的一本正经,随后又突然压低嗓门,神神叨叨地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为什么要告诉他秘密?

“我其实,”宋宇驰小声说,“并不想做演员。”

这话莫名其妙,听得年轻人皱起眉。

“我今年博五,本来应该在论文答辩,找工作,结果我却跑到了这里,”宋宇驰说,“肯定要延毕了。”

年轻人“哦”了一声,仍然不知道他说这些干什么。

“他们都觉得我延毕是因为不务正业,脑子里净想着演戏,”宋宇驰说,“大三的时候,我就因为戏剧社排练,耽误了申请,没有出成国。”

年轻人困惑起来了:“你刚刚说你不想做演员。”

“嗯,”宋宇驰说,“它只是我的一个借口。”

顿了顿,他继续说:“我延毕,是因为我写不出像样的毕业论文,写的太烂了,就连我都知道靠它绝对毕不了业。大三的时候也是,我每天都在背单词、做题,但就是考不到那个分数。我四处宣扬我喜欢演戏,只是想安慰我自己,安慰我父母,不是我做不到,是我没尽力而已。”

父母从小就认为他“有天赋”“很聪明”,墙上的奖状,柜子里奥数的奖杯似乎都能证明这一点。

周围人说他是神童,每次见他都要夸赞一番。父母把手搭在他肩上,露出骄傲的笑容。

他们都说这孩子一定前途远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更高的平台上,那点童年的小聪明早就不够用了。他最终只是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方仲永,过去那些称赞和惊叹再也回不来了。

他的父母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他找了一个借口,来证明那个所有人都信以为真的谎言——“他一直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而已”。

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他知道自己也暗暗希望这是真的。

泛着泡沫的海水爬到他们脚下,磨平了他们来时的脚印。

然后宋宇驰说:“你怎么不劝我?”

“劝你什么?”

“劝我跟爸妈好好谈谈,把这一切都说清楚。”

年轻人摇了摇头,把手放得很低,让海水带走上面的砂砾:“我知道世界上有些父母很难交流的,即使你尽力了,他们可能也不信,觉得你还是在他们看不见的时候偷懒了。”顿了顿,又说,“不过你比我好一点,至少你父母还对你有要求。”

海浪越涨越高,已经盖住了他们的小腿。一瞬间,年轻人有点恍惚。他不知道这个人是想把他拉出去,还是想和他一起走进大海。

然后宋宇驰说:“那我们做个约定吧。”

年轻人露出迷茫的表情。

“你做那个对我完全没有要求的人,”宋宇驰说,“我做那个一直关注你的人。”

年轻人抬起头看着他,对方的眼神诚恳而热切,似乎是认真的:“你要怎么关注我?”

宋宇驰拿出手机:“我们加个微信,从现在开始,我每天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

“今天心情怎么样。”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年轻人,让对方有种被看穿的错觉。

“那我呢?”年轻人问,“我需要做什么?”

“你从这些表情包里挑出一个回我,”宋宇驰把手机递给他,“看。”

是一套很可爱的暹罗猫表情包,每一只带着不同的情绪——困倦、惊恐、忧郁、狂喜……

这是个很简单的请求,但对于一个打算去死的年轻人来说,有点为时过晚了。

“我们可以先试两天,”宋宇驰说,“暴风雨要来了,接下来几天很难出门,反正闷在家里,试试怎么样?”

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架不住宋宇驰的目光,拿出手机,给宋宇驰扫了码。

看他能坚持多久,年轻人想。

“走吧,”宋宇驰朝他伸出手,“风越来越大了,小心感冒。”

宋宇驰的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有人看着,今天的死亡计划很难实现了。他拉住对方的手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沙土。

他们一同沿着海岸小径走回去,他低头看着手机,发现好友请求已经发了过来,他备注的时候问:“你叫什么?”

宋宇驰告诉他,并且补充道:“叫我的英文名也行。”

“英文名?”

“嗯,”宋宇驰说,“我叫Thomas。”

作者有话说:

生命是美丽的巧合呀

明天请假,没有更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