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我们是认真的[快穿](17)

陶景默默的吃着包子,然而吃了半晌,实在塞不下去了。

他偷偷抬头看了骆峥一眼。

然而骆峥却察觉到他的视线。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瞥了眼纸袋。

还行,吃了三个。

骆峥挑了挑眉:“行了,给我吧。”

陶景看了眼包子又看了看骆峥,没明白他什么意思。骆峥抄纸袋抬了抬下巴,陶景不明就里地把纸袋递了过去,只见对面骆峥接过,从袋子里掏出一个包子,之后放到嘴边咬了一口。

?!

陶景狠狠一愣,连忙道:“骆大人,这包子是在下吃剩的。要是大人想吃,在下可以去给您买。”

古代官阶分明,虽然这几天跟骆峥多少热络了些,但陶景万万不敢得寸进尺。

谁料骆峥剑眉一挑:“叫我什么?”

陶景:“骆……鸿瑜。”

骆峥满意了,才道:“没那么多规矩,剩了也是浪费。”

陶景将信将疑。

骆峥却不再看他,接着又无比自然地咬了一口包子。

陶景:“……”

好吧,我们骆大人,亲民。

**********

两人刚吃完饭,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骆峥:“进来”

是一个县衙的小吏:“骆大人,刘……”话说到一半,目光瞥见陶景:“啊,陶先生也在呀。”

陶景轻轻“嗯”了一声。

骆峥:“出什么事儿了?”

小吏一拍脑袋,回过神来:“哦,刘大人叫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人认出了尸体。”

第11章

古代世界(八)

骆峥和陶景赶到时,就见刘文邈正气定神闲地坐在楠木椅上,而堂下正站着一个老翁。

一见到骆峥,刘文邈立马站起来,殷勤而恭敬:“大人,就是他,说是认出了昨儿个我们发现的尸体。”

老翁看起来年逾花甲,头发半白,此时正佝偻着腰。

陶景并未理会刘文邈,而是对老翁拱了拱手,“老人家,来,有话坐下说。”说着引着那老伯坐在了堂边的凳子上。

待人谦和,彬彬有礼。骆峥看向陶景,目光柔和。

刘文邈在一旁看到,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怎么哪都有你?

安顿好了之后,骆峥问道:“老伯是哪里人?”

“老朽程甫,正是平沙村人。”

骆峥:“老伯识得这死者?”

“认识,认识”,程甫缕了缕胡子,“这人在许多年前,也是我们村的人。”

“哦?”陶景挑了挑眉:“老伯可否将详情告知一二?”

程甫咳了咳:“好,等我慢慢给你说”

“你们说的这人啊,名叫郑二,原来祖祖辈辈都是村子里的人。可是大概在七年前左右,郑二突然举家搬走了,谁也不知道搬去了哪里。”

举家搬走?

陶景心里一动。

古代讲究落地生根,尤其是农户,有家有地,很少有像现代人这样搬迁的。如非遇到什么重大变故,更是不可能举家搬走的。

可是等再追问为什么搬家,老伯也摇了摇头,表示并不了解其中缘由。

骆峥当即道:“刘大人,你派几个人。调查一下这个郑二为什么搬家又搬去了哪儿?”

刘文邈:“遵令,下官这就去办。”

陶景站在原地,垂在身侧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虚点着,他总觉得这件事情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究竟……是哪里呢?

突然,心中仿佛有一道极细的光掠过。

陶景看向老翁:“当初郑二搬走时,可还有别人一同离开吗?”

骆峥同时看向老翁。

没有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老翁愣了一会儿,眼睛忽地睁大,“对,对!当初和他一起搬走的还有其他两户人家。”

骆峥深看了陶景一眼,目光中有赞许。

陶景恍若未觉。

不出所料的话,这起凶案与七年前那次意外搬家,一定有着极大的关联。只要查清当年的真相,那离破案也就不远了。

这时,骆峥道:“刘大人,把第一具尸体也抬上来。”

话音一落,陶景几乎是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之前的那具尸体也被抬至大堂。陶景转向老翁:“老伯,麻烦您看一看,这个人您可否认得?”

老翁颤巍巍地走到尸体旁,一掀那白布,腥臭味扑面而来。

由于时日较长,尸体已经腐烂严重,然而当老翁眯着眼睛仔细端详了尸体一番后,竟然惊讶地“啊”了一声,“这……这是赵铁啊!”

陶景:“赵铁?”

老汉:“就是当年与郑二一家一同搬走的人啊!”

陶景和骆峥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隐约的光亮。

送走了老翁之后,三人回到堂上商议。

刚才从众人又从老翁口中了解到,当年搬走的三户中,除了郑二、赵铁之外,还有一家,户主叫曹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