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巽试探着问:“哎,大凤,你们这边都结婚挺早的啊…”
“嗯…”
“你和二凤…?”
大凤羞红了脸:“林助理,我们不谈这个。”
好吧…
---
一路山石树林的爬上来,林巽不禁感叹:这霍山真乃是养石斛的风水宝地!
做为华东地区的最后一片原始森林,75%的森林覆盖绿,阳光透过树木的散射光正是石斛最喜欢的!
山间溪流经过几十万亩的生态竹林和□□石岩的层层过滤,含有锌、锶二十多种矿物元素,所以霍山米斛才会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等二十多种生物碱。
□□石,经过亿年风化,多空疏松,渗透性好,蕴含多种矿物质,是最佳的石斛根系包裹体。
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霍山米斛的药效非凡。
所以,这米斛,是霍山特产,别处抢不走。
迁移别处,就变了。
好山好水好气,出好物。
不光是物,人在此环境中,心情特格外舒坦,真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爬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黄大爷藏在霍山里的种植基地。
这基地和别处不同,别的植物种在土上,石斛种在石头上,依石成金。
一片石床上,隔一段冒出一簇石斛。
一簇一簇的,还不及半个巴掌大。
辛之柏蹲下查看石斛的长势,这石斛已经有三年了,一年长一厘米,现在才长到3厘米长。大棚里长的水嫩多汁,石床上长的干瘦苍老,但药性更好。看形状,龙头凤尾,极品。
看来,石床养殖可行。
可以大面积推广。
大凤掐了一根3年期的石斛,去叶,去外面的叶鞘膜,递到林巽面前:“你吃,很好的,我们小时候嗓子不舒服了,都嚼一根,就好了。”
盛情难却,林巽拿过来,嚼在嘴里。
石斛的汁液碧翠碧翠的,她真是和这种碧翠的东西有缘,也生嚼过绿榆钱好几年。
辛之柏又查看种在树干上的石斛,一一查看,三种种植方法,长势都很好。
还是这环境好啊,餐好风,食好露,好石斛!
林巽也抬头看树上的石斛,却透过树干,看见对面山崖上有个人,腰上拴了绳子,在悬崖峭壁上走来走去,不时停下来采东西,往屁股后面的塑料袋里放。
大凤也顺着看过去,说:“哦,那是采纯野生石斛的,我们都叫:绝壁采药人。”
-“我们家祖上就是绝壁采药人,我爸也是,但他十六七的时候从上面摔了下来,摔断了腿。”
所以瘸了。
所以找了她的妈妈结婚。
她爷爷也靠“绝壁采石斛”养活一家人,四十岁的时候,采石斛,被滚落的石头砸到了后脑勺,死了。
“我爸说,就算是家里有男孩,也不往下传了,也不让去做绝壁采药人,太危险了。”
是太危险了,绳子断了,绳扣开了,上面拴的东西承不住力了,上面石头滑落砸下来了,都分分钟要命的。
“特别是有了大棚种石斛技术,现在又能仿野生,谁还冒这么大险去悬崖上采啊?”大凤歪着脑袋看,她们常年山里劳作,目力好,她说:“哎,好像是张小攀。”
小攀!
林巽眯着眼去看,白上衣,黑裤子,那么瘦,应该就是他!
这孩子早上跑走的时候,对她说:“林…林姐,我再去采!”
他说的采是这样采?!
“应该就是张小攀,老一辈走的走,干不动的干不动,现在我们太平畈也就张小攀不几个人能悬崖采石斛了,别的人要么不敢,要么身手不行。”
大凤又看了看绝壁上的人,那人“蹭蹭蹭”的在悬崖峭壁上横着走,如履平地,说:“肯定是张小攀,别人没有走那么好的。”
-“太危险了,太危险了,还是辛老板教我们种石斛好。”
林巽也知道危险啊,小攀不怕么?他早上已经给了她一大塑料袋的石斛了,怎么还去采!难道他以为她嫌少???
他没带电话吧?喊话他也听不见…
第38章 第三十七章
悬崖千丈。
峭壁垂直。
悬崖峭壁的石缝中偶有几株野生的石斛。
绝壁草药人的瘦骨, 如山石般嶙峋,也峥嵘。
他的一条命全系在拇指粗细的绳子上。
像风筝,全靠被绳子拽着, 才不至于飘走, 就怕突然来一阵大风,把他拍到峭壁上!
黄叔说,没娘的孩子一无所有,唯一能送出手的就是这餐风宿露的仙草-野生石斛。
林巽立刻手背在后面,掐了一个六壬,呼,她舒了一口气,是“大安”, 还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