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数周无缺的心腹隐约猜出了去年冬天时,他受的那般重的伤情是什么缘故。而且那位笑面虎一样的太子早就让他们看不爽了,圣上恩宠殿下,自然是因为他军功卓著,在外人眼里温润可亲、近贤臣远小人的太子其实却是徒有金玉之表,竟然还如此强烈地嫉妒着自己的亲弟兄。
周无缺看着他们脸上的忧虑和担心,烦恼有的,苦闷也有,他说:“若是我因此不敢回去,岂不是正中了那些小人的圈套。在父皇和太子哥哥最需要我的时候,我……”
就在这里,八百里快马加鞭的急报送到。
“报——荣安王殿下,太子殿下亲自送到的急信!”
送信的人累得都快瘫了,一双眼睛都冒死汗,却不敢让他手里的信离开自己一眼,可见这封信在这种时候送到周无缺的手里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止是周无缺,其他正在商量这件事的谋士将军们马上也被这个送信校尉吸引了自己的视线,大家都是松了一口气。
太子还是很能装的,至少在这种时候,他是一点也不愿意他们殿下回京的。
毕竟,在太子心里,自家殿下就是一个威胁他的储君之位的存在。
白衣和西桑等人倒是真乐意他家殿下能有这个想法。可惜,他完全就是真的把心怀不轨的太子当做了爱惜他的兄长,反而让他们这些人说起太子,就有一种说人家坏话的感觉。
周无缺一口气看完了信,脸上的喜悦和担心也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空洞。
他面若观音,额间更有朱砂痣,这是一张相当有女气的脸庞,可在他磨砺风雨,被边疆洗礼后,那种俊美里也更多了一种神气。所以人称少年战神,意气风发,轻狂不羁。
周无缺在周围属下的目光里,勉强地笑了一下,然后说:“太子殿下说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我能好好驻扎在边疆。”
白衣等人:“……”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了。
不管如何,太子到底是未来会继承皇位之人,尤其是在如今皇帝病重之下,既然自家殿下都被这么一封信劝服了,大家当然也不愿意惹麻烦。
谋反?那是脑子有病。大家头上脑袋不要了?太子是正统哇,更别说自家殿下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太子虽然心眼小了一点,不过到底是殿下的嫡亲兄长,怎么也不可能做什么。跟着殿下还是有前途的,谋反这条路当然是走不了的。
在这种风雨飘摇之际,只要圣上还没山陵崩,太子没有继位,反正他们也不可能回盛京的。不过倒是要小心这一阵子的不平静。
洛地忽然有前朝逆贼高举反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和大夏签订互贸合约的北狄国,不知从哪儿得知了大夏皇帝重病的消息,竟然觉得这是一个开战的好时机。于是开拨大军过来攻打嘉陵城。
整个嘉陵城的百姓们在得知北狄三十万大军,不日将要来到后,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周无缺却很平静,其实心底倒也对应宇有几分服气了,如今粮草足,也不怕先前就吃了他手下败仗的北狄。
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时候,他也特地来到了一趟东街,拜见应宇。
应宇见了他也很意外,这不到三个月之间如此大的变故,全部都被清池预言为真。即便是天师道在世天师道君也是无法算到这般准确的。
他表面很平静,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无疑也有些说不出的担忧。
“应宇仙师,你之前让我预防的瘟疫,难道会在秋冬两季开始?”周无缺想起这件事,脸上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这样的大事,如果真的发生了,而且还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对于嘉陵城来说太不利了。
应宇委婉地点拔:“殿下尤其应当小心北狄人会不会故意以病相投!”
周无缺脸色有些难看,北狄人过去不是没有做过比这还无耻的事情,周无缺也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应当提防起来。
他抱拳,感激不尽地道:“应宇仙师,有您在嘉陵城,简直就是大夏和百姓之福气。”
应宇不喜欢这些虚名,况且如果他要谢,也应当谢他的小月魄。只是小月魄似乎很不喜欢这位战神。
应宇笑了笑,道:“殿下一心为民,才是大夏和百姓之福。而贫道只是方外之人,随手而为,不沾因果,又怎敢要这份福气。”
周无缺的心里,这位应宇先生的地位又高了许多,虽然年纪轻轻,行为古怪,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得道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