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羽化丹本来就是助她轻盈身骨养生之用。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顾文知命丫鬟盯着她喝,而他还是很忙。
只有一天,他忽然闲了下来,对她说:“马上就要过年了,看来咱们一家四口终于可以团聚了。”
顾文知觑了觑她越发红润起来的脸色,“这位许大夫果然医术了得,过完年,我再请他来一趟。”
清池笑,大概是不用过年的。
般般已经和宁司君接应上,大概小年前,她就能顺利病逝,上玄清洞。
经过了这么多事,她反而是想挣脱这些,不再去想李叹、姜曜芳、蒋元,也不再去想这个世界的秘密。
荣安王被加封为摄政王那天,清池才知道顾文知为何闲了起来,她觉得有点扯淡,皇帝好好的,怎么会让一个异姓王摄政。但接踵而来的是太子荒淫无道被废,皇帝要改回荣安王周无缺为国姓,并且昏了头一般地要他来继承皇位。
而他本人则是要出家修道。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难不成这位荣安王才是男主?
清池将目光投向这位荣安王,发觉还真有可能是。标准美强惨男主人设,年少便是声名赫赫的战神,征战四方,万邦来朝,他二十六岁那年的秋天,奉命前关诛灭入侵边关的北狄大将,却在关键时刻,因为朝堂上的斗争导致粮草迟发,边关嘉陵城被北狄围困半年之久,也在那场战争当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而这场斗争起初不过是因为皇帝顾忌自己的弟弟手里的兵权,听信谗言,怀疑他通敌。调查近三个月,一无所获,证实他的确是忠君之臣。
可这场战争给周无缺、边境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近三十万人的人在冬天饿死。
从此,曾经的兄弟之间也出现了这难以融洽的隔阂。
以上都是顾文知闲赋在家,煮炉之间,在她旺盛的好奇心下无奈说出来的。
当然,顾文知也正是因为带头反对皇帝出家,让位周无缺而被愤怒的皇帝贬回家休息。
近十年过去了,皇帝是真的因为后悔才做出来如今的事情,想要请求皇弟的原谅吗?
未必。清池和顾文知在对视之时,彼此的目光都露出了自己猜测的端倪。
但很快消息又传了出来,荣安王谢辞了皇帝的美意,只愿意为臣子。
请皇帝在诸位皇子里令择储君。
也不知道他是看穿了皇帝其实在试探他,还是真的厌倦了皇家的斗争。
在这位忠诚的荣安王殿下再三跪请下,皇帝泪洒衣襟,“皇弟啊,当年是朕之错,耽误了你,你现代还能原谅政吗?”
一国之君说出这样卑微的话,任是受过忠君思想的臣子定然也会夸张又惶恐地回答说:“不,都是小人谗言,与陛下无关。”毕竟,当年除了你死去了十万将士,二十万边民,最终我朝是胜利了的。
但这位荣安王殿下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地坐在轮椅里,攥着轮椅扶手的两只手指骨白得泛青,他强忍着什么。
皇帝看着这样的他,皱了皱眉,有些生气地道:“无缺啊,无缺,你就这一个缺点让为兄很不高兴!“
这对世俗里身份最高贵的兄弟,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很快,皇帝又继续上朝了。只不过,太子位未决,皇弟态度暧/昧,他已在勤政殿的匾牌后写了继位者,待他百年后,自有分晓。
顾文知也开始上朝了,最近清池的身体看起来好了许多。
清池闲在晴雨阁里,是真的把最近朝廷上发生的事情当做一桩笑谈瞧。
其实,顾文知应该早就知道皇帝真正的想法了,他之所以还是抗君,其实是不同意皇帝拿周无缺当跳板,其实动的是太子。
皇帝权欲愈盛。
复朝当天,就派萧朗阳率十万兵将前往洛地讨伐伪前燕势力。更是委派荣安王亲自彻查盛京,上一次劫囚事件伪燕势力出入自得,必定是盛京里边有人。
萧朗阳和荣安王自然领命。
皇帝很狡猾,他用的人全都是荣安王的人,或是曾经有故,或是干脆就是。如果他们给不了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今年的年节注定就要在血腥里渡过了。
于是,满朝风雨不定,人人自危。
如陷宦海。
把玩朝政的皇帝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操盘手,站在他身边的顾文知看得很分明,他一向也很明哲保身,从来都做该做的事。譬如这一次带头违逆皇帝,不让他立周无缺为储君,反而得到了皇帝的爱重。
但他在这一次的风波当中,唯一担心就是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