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要见猫,死要见尸,这是江湖规矩。”
米莉:噗。
江湖规矩。
这话说得好像电视剧的台词一样。
三花猫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照片。
米莉把照片还给女人后,这才腾出时间在这座城市悠闲地逛起来。
既然来了大同,怎么能不看一下古城城墙呢?
大同古城在大同站的南边,距离不到3公里,米莉搭了一个顺风车过去,代价是当了半小时的人类的玩物。
车一停下,她就顶着一头乱毛飞一般的逃了。
私家车停在护城河外的公园前,想要进城需要步行。
远远看过去,城楼四四方方,周边的城墙高大宽阔,据说还是近些年才重建的,这个决定显然对大同的旅游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城楼整体的颜色是灰色的,四周被护城河包围。
临近傍晚,天是辽阔的蓝灰色,远处金黄的夕阳被周遭烟粉色云层遮掩,大片的卷积云在城墙上方慢慢散去。
在城墙上走一遭,至少两三个小时。
城楼下的空地上还有不少打扮时尚的老头老太太结伴跳舞。
这座城市是一座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城市,米莉还看到不少穿少数民族日常服饰的居民推着带孩子的小车在城墙上散步。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古城内的建筑几乎尽在眼底。
有名的华严寺、善化寺、鼓楼,还有不远处的四牌楼、代王府、文庙。
古城的四个方向有四座大门,出入方便。
在城墙根下走着,抬起头看着忽然变小的天,仿佛望不到城墙的尽头。
临近元宵节,古城里的花灯琳琅满目,天微微黑的时候,花灯就亮起来了。
城楼的灯也亮了,乌泱泱的人群挤来挤去,孩子们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米莉一个没注意,就被人摸了尾巴一下。
紧接着仿佛是开了头,又有几只手伸过来。
米莉竖着尾巴,破口大骂,“喵喵喵喵喵喵!”
竟然不经猫的同意就摸,真是太没有礼貌了!!!
可恶!!!
花灯前人挤人,米莉仗着自己个头小,在人类的脚下四处躲闪,竟然钻到了最前面。
她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有看过花灯晚会了,这时突然进距离和对一只猫来说,过分庞大的花灯面对面,竟然觉得这些花灯有了一种莫名的雄伟。
晚上还有演出,只是游客太多,就连米莉都挤不进去。
她干脆放弃了,去古城内人比较少的地方瞎逛。
古城的小巷里挂着灯笼,树枝上有的缠绕着精致的六角灯笼,有的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一样的灯,年味十足。
再次登上城楼,古城内的夜景金碧辉煌,与城外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仿佛是穿越千年的一次交融,千年前的大同盛世在她眼前浮现。
古城内的建筑太多,短短一晚的时间她不能全部逛完。
米莉干脆找了颗挤在小巷墙角的树,在避风的位置窝起来。
走了一天的路,猫也吃不消。
睡觉睡觉!
第56章 彩狸大姐头
第二天清晨, 枝头的鸟叫声将米莉惊起。
她用爪子给自己洗了脸,紧接着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跳下树干,钻出小巷。
大同当地的早餐很丰盛, 开锅豆腐、麻叶、块垒、烂腌菜和稠粥。
豆腐先蒸后炸, 炸完再用香喷喷的鸡汤熬煮, 盛到碗里就是阵阵豆腐飘香。
对于麻叶,米莉并不陌生,她小时候经常在过年的时候看到姥姥炸这种东西。
但姥姥做的麻叶和她今天在大同吃到的还不太一样。
这里的麻叶拧成一个个四叶草的样子,炸出来胖胖的,每个都有手掌大。
但她小时候吃到的就是炸面片,不放盐也不放糖。
她叼起一块麻叶,咬下一块嚼了嚼。
清脆的“咔嚓”声不绝于耳, 入口微甜, 竟然并不觉得油。
米莉个人觉得口感和油条差不多, 但麻叶的面料更厚一些。
块垒的主材料是土豆和莜面, 拌上胡麻油一起炒, 一碗块垒满满的都冒尖。
而那一碗小小的咸菜一样的东西就是烂腌菜,用圆白菜、胡萝卜、青椒丝、芹菜腌制而成,吃的时候拌上醋和辣椒油, 味道很爽口。
至于稠粥……米莉看了半天, 不知道怎么下嘴。
稠粥,名字中带一个粥字, 顾名思义,大概就是粥类的食物。
老板在大桶里用勺子挖了几勺黄澄澄的东西, 让服务员放到顾客的桌子上。
阔口碗里与碗边缘齐平的稠粥光看外表像是比较软烂的小米饭, 粘稠到不需要勺子,筷子就能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