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同您做什么交易。”阿叶嘟囔一声,本来还想追问,但看到冯乐真眉眼愉悦的模样,又默默将疑问咽了回去。
嗯……祁镇夫妇虽然十足讨厌,可生的俩孩子却十分讨人喜欢,一个建功立业忠心耿耿,一个……一个光是存在,就足以让殿下高兴了。
“看来日后世子爷再来长公主府,奴婢就不必将他拒之门外了。”阿叶打趣。
冯乐真睨了她一眼,倒没有否认她的话。
虽然说了准许他上门了,但这一日之后,冯乐真接连两个月都没有再见到他,只偶尔从祁景仁那里听说,他如今吃好睡好,正十分卖力地养身子。
营关的夏天总是很短,还没热上几天,天气就冷了下来。
眼看着中秋都快来了,祁景清还是没来,冯乐真索性也不管他了,只专心应对京中传来的密信。
在她拒绝回京之后,冯稷终于意识到她的失控,开始对她在京中的势力动手了,婉婉那样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给她的来信上都能写出‘近来府内颇为艰难’这样的字眼,让她很难不担心。
她本想给冯稷找些麻烦,让他转移一下注意力,结果还未来得及动手,傅知弦的信便来了。
这是她离京三年以来,他第一次来信,信上只有四个字:韬光养晦。
冯乐真斟酌许久,到底还是改变了主意,嘱咐完秦婉之后,便不再管京中的事。
中秋将至,营关也渐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门庭,准备迎接一年一次的团圆节,唯独长公主府清清冷冷,没有半点过节的氛围,冯乐真整日忙于正事,还是中秋前几日才发现自家与其他人家不同,于是特意召来范公公询问。
“不是不过中秋,只是一切从简,到那日叫后厨多做几道菜,再给底下人发些红包了事。”范公公恭敬回答。
冯乐真不解:“为何要从简?”
“这不是……”范公公面露尴尬。
冯乐真见他欲言又止,突然就懂了——
傅知弦的生辰是那日,他们分开也是那日。
这是怕勾起她的伤心事,才故意一切从简啊。冯乐真得知了原因,简直哭笑不得:“都过去这么久了,本宫都快忘记了,你们竟然还在介怀。”
范公公不好意思地笑笑。
“府中好久没热闹一下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不要总顾忌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冯乐真说着,又想到什么,“顺便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如今府中愈发宽裕,他们想要什么尽管提。”
范公公答应一声,便着手去准备了。
长公主殿下要关起门来过中秋家宴的事,很快便在府内传开了,范公公年长,众人不好意思向他提要求,阿叶作为冯乐真最宠爱的婢女,便肩负起了其他人向冯乐真讨赏的责任。
“阿碧想要一根红珊瑚发簪,丛儿想要一对珍珠耳环,还有还有,那个周侍卫不知抽什么疯,突然要文房四宝,说打算读书习字,奴婢觉得不必给他买太好的,反正他也只是一时兴起……”阿叶掰着手指,将大家许的愿一一说了。
冯乐真失笑:“你呢?你想要什么?”
“奴婢什么都不缺,没什么想要的。”阿叶回答。
冯乐真:“当真没有?”
“当真没有,如果非要说一样……”阿叶斟酌一瞬,道,“那奴婢想要殿下天天高高兴兴的。”
“你呀。”冯乐真戳了戳她的脸。
阿叶嘿嘿一笑,崇敬地抱住她的胳膊:“奴婢总是做错事,还老是自作主张,殿下不仅不生奴婢的气,还总是向着奴婢,奴婢真的心满意足,什么都不想要了。”
冯乐真低头,静静看着她认真的眉眼,突然想起自己幼时选贴身婢女时的情景。
那时一排站了十余个小姑娘,每个人都急于表现自己,唯独阿叶眨着一双大眼睛,问她不穿外衣冷不冷。
“殿下,殿下?”
冯乐真回神:“嗯?”
“你想什么呢?”阿叶不解。
冯乐真笑笑:“想起第一次见你时的情形了。”
阿叶被选作她贴身婢女时才五岁,不太记得那时的事,闻言顿生得意:“听说先帝挑了许多小宫女让殿下选,殿下却独独选了奴婢,一定是奴婢比那些人强太多,才能让殿下一眼相中。”
皇宫那地方再苛刻,也不至于要求一个五岁的孩子比谁强,阿叶当初能被选上,只是因为那双大眼睛里只盛了她一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