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含之嗯了一声。
周鸣玉又问道:“不过她想杀我,应当不是因为杨简对我特别罢?”
祝含之笑起来,道:“挺聪明嘛,知道保护自己。”
周鸣玉肯定了心里的猜测,问:“杨简那日杀人,杀的是端王府上的人?”
祝含之答道:“端王在封地不大老实,今上应当也并非毫无察觉。那人是从端王封地来的,许是要给端王密报什么。杨简能逮住他,想来也是查了许久。”
周鸣玉思索道:“所以她与杨籍订婚,也与此事有关?她要借杨家,压制杨简?”
祝含之偏首想了想:“差不多。”
周鸣玉不解问:“可她是怎么得手的?与原之璘坠马有关吗?”
“你倒是打听得快。”祝含之一笑,问她,“还记得我让你送去的那套马具吗?”
“记得。”
祝含之道:“那套马鞍的皮子提前处理过,人轻易察觉不到,马匹嗅久了那个味道却会发狂。原之琼原本是给自己准备的,估摸着是打算挑中了中意的人选之后,找个独处的机会用上。”
周鸣玉立刻反应过来:“出发时杨籍不在队伍里,这次来肯定也得过杨家的嘱咐,要避开宫中的未婚贵女。但原之璘与他曾是同窗,若是相邀,他是难以拒绝的。”
祝含之点头道:“对,所以原之琼把这套马具换给了原之璘。原之璘出事的时候杨籍就在旁边,不救是说不过去的。”
这之后,端王府两位小主子接连出事,杨籍护送原之璘回去,必然要遇到原之琼。
先前祝含之的话,就暗示原之琼会故意算计世家婚事。周鸣玉虽已经见识到她不同往日,如今听来却依旧寒心。
“杨籍是她表兄,她若有所图,何须算计?”
祝含之哂笑道:“一表三千里。杨家如今在上京风光,看见端王家的避之不及。她若不主动,还有何胜算?”
周鸣玉眯了眯眼。
她原先听说,端王回京之后宴请众人,杨家也去了不少人,便因此一直觉得,杨家与端王的关系,一直如从前一般,是很亲近的。
但祝含之却说,杨家避之不及。
周鸣玉敏锐地问道:“端王手里,有杨家的把柄吗?”
第18章
祝含之一时没想到周鸣玉是怎么想到这里的,问:“此话何来?”
周鸣玉道:“祝当家能知道端王不老实,世家势力盘植多年,又岂会不知?既知不妥,岂会一日之间便轻易被一个姑娘算计了?”
她越想越觉得是如此:“端王与杨家从前过往紧密,若是同谋一事,犯不上避讳。若是杨家对端王退避如此,难道不是因为有把柄在对方手上吗?”
祝含之闻言一笑,面上颇有些无奈之色:“周姑娘,我手上是有些私密的消息,但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
周鸣玉不大信。
她嘴里能说出今上防备端王的话来,却说不知道杨家和端王之间的龃龉,怎么听都有些虚假。
周鸣玉继续问她道:“我听闻端王是在谢家出事之后就藩的。谢家被灭,杨家高升,端王府是否也有关系?”
祝含之挑眉:“周姑娘,你瞧我能有多大?”
她很年轻,瞧上去也就十七八岁,跟周鸣玉差不多的年纪。
八年前,繁记还不知道在哪呢。
祝含之看着周鸣玉失望的表情,又道:“不过,我也不是不能帮你打听。”
周鸣玉有些怀疑地看她,问:“端王挡了祝当家的财路?”
繁记但凡和祝含之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祝含之此人十分贪财抠门,她若是主动去算计谁,必然是图财谋利。
祝含之显然已经接受了自己这样的形象,道:“这你就别管了。我和他们家也有些不对付,即便不是为你,我也要去查的。”
睚眦必报也是祝含之一大特性。
周鸣玉还是没信,但是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
像祝含之不主动问她私事一样,她也没必要刨根问底。
终归祝含之的眼线密集,获取消息,要比她去打探快得多。
祝含之打量一眼她的脸色,道:“我给你拿些药罢?治脸的,还有补身子的。你这只脚若是养不好,落下旧伤可不好。”
周鸣玉如今也不和她客气了,干脆点了点头。
祝含之于是起身:“那我也不打扰你了。你折腾了这么久,好好休息一会儿。”
周鸣玉确实疲惫,点点头,又叫住她:“祝当家。”
“怎么了?”
“你有匕首吗?”
她那把匕首叫杨简在山崖下拿去了,还没还回来。
但她不打算问杨简要了,免得他又得寸进尺索要什么东西。
祝含之点点头,周鸣玉以为她要稍后才给她,正想劳烦她现在就给她一把,却不料祝含之将袖子撩起,将大臂上的皮带解开,取下了装着匕首的皮鞘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