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来也是有些不可置信,原来这么多年,她是从来没有对他这样直白地说过喜欢的。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失去之后,才觉得过去彷如黄粱一梦,触手即碎,尽是些不可确信的恍惚感。
她想,这一见,这一句,总是不该吝啬告诉他的。
而她也就只能说到这句了。
杨简和谢惜永远坚信彼此想要厮守的私心,但杨八郎和谢十一不可能永远只顾自己。
他们是家族的孩子,得血肉性命于家族,受生养教育于家族,享安稳华奢于家族,所以在家族需要的时候,一切皆可舍去。
再矢志不渝的爱情,不到双方俱死的那一天,都只是一句无法证实的空话,没有任何重量与可比性。
所以,性命偿清,是从头开始的前提,也是他们面前难以逾越的沟壑。
逝者无法复生,失去无法再得,要如何回报,才能算作偿清呢?
她只说半句。
他全都明白。
杨简拥着她,仰首长长抒出一口气,扯了扯唇角,道:“你这样说,我就当你答应了。”
他轻轻拍一拍她,道:“你签了婚书的,不能不认。”
谢惜始终没有抬头,温热的眼泪从她眼中漫出来,打湿了他肩头冰冷的衣衫。
她一只手紧紧拥抱住他,试图驱散他昼夜兼程赶来而铺满了的一身寒意;而她另一只手中还死死攥着那个包袱,那里面的东西会将她的爱人彻底送上死路。
她的手开始发颤。
那一纸洒金点墨的薄薄婚书,轻而易举地定下了他们一生的缘分,却又在谢家败落时在某个无人在意的角落,毫无意外地碾碎成泥。
她的那张婚书,早不知被丢到了何处。
是不是因为她这样随意地丢掉了这个约定,所以才叫她今日如此怯他?
她有些发闷地同他道:“可我的那张已经丢了。”
杨简居然笑了,答她道:“在呢。你的那张,我后来去想办法找出来了;我的那张,原本要烧,被我抢回来了。两张都在我那里,一张不少,你若是不认,我来日变成冤魂厉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当初谢家被抄,府中所有文书都要被一一审核,负责的就是他大兄杨策。许是他们一时疏漏,没注意到那页夹在其他文书里的婚书。
杨简去谢家旧宅没有找到,不肯死心,又偷了杨策的钥匙入库去翻,还真叫他翻了出来。
至于他那张婚书就更简单——杨宏想逼他另立婚约,当面就要烧掉,他硬是从火盆里一把抢了出来。虽然烧坏了边角,但好在字都还在。
而到了他手里,不管杨宏要怎么对他,他自然都不会再交出来了。
他将两张婚书放在一起,藏在了一个只有他才知道的地方,偶尔拿出来看一眼,只有无可奈何的怅惘,大约是因为知道再没有成真的一日。
哪曾想,居然还有今天,能拿来要挟她再应自己一回。
杨简想:他这一生为皇帝做鹰犬爪牙,恶事干了不少,但大抵不是发自本心,而对谢惜的一切,又素来算得诚恳。若是天命当真赏罚分明,凭这一份约定,总该允他死后来生得一回完愿。
谢惜听他轻笑,自己却笑不出来,问道:“真有那么一天,你还肯认我吗?”
今非昔比。谢家败落,和杨简没有什么关系,可如今杨家倒下,却是她一手造成。
杨简道:“认。杨家多的是不肖子孙。我认定你了。”
他三哥不听话,他六哥不听话,他有样学样,做个不听话的子孙,又能怎么样呢?
他一身骂名,也不介意被自家祖宗再多骂几句。
总之他就是想要和她一起。
他尽力驱散方才一时不备而泄露的低落情绪,用一种轻松的口吻,哄着怀里这在多年后失而复得的姑娘。
他仿佛是真的看到了那么一日,就仿佛这一切都能轻松过去,而将来真有那么一日似的。
杨简低下头,有些爱怜地轻轻蹭了蹭谢惜的发侧,轻声道:“别怕,阿惜,别怕。宋既明一路护着你上京,什么意外都不会发生。你把证据交给太子,太子是仁德圣明之人,都会一一为你查清的。别怕。”
谢惜低着头,把眼泪都抹在他的衣服上,微微退开一些,待用手指将脸上泪痕都抹去了,才抬头看向他,道:“那你呢?”
杨简回望她,伸手抚了抚她泛红的眼尾,道:“陛下急召我回京,我不能和你同行了。不过,来日你我都在上京,不怕不能相见,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