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掌柜点头道:“是啊。此处往北,有好几座矿山,这里许多青壮,都去矿上做工,累是累些,赚的银子也有,所以此地百姓还算富足。我这几年没往这儿走,也没想到竟然变成了这样。”
那边有伙计从村里跑出来,和他们招手道:“周姑娘,贺掌柜,这村子里头还住着几位老人家。我们去问了问,村里还有口水井在,等打好了水,咱们就走罢?”
贺掌柜点头,让他们小心些,快去快回,莫忘了给那几位老人家留些吃食钱财。
伙计应声而去。
周鸣玉立在原地思忖了一会儿,同贺掌柜道:“咱们等也是等着,我倒有些好奇,想进去同那几位老人家聊聊。贺掌柜一起吗?”
贺掌柜有些无奈道:“这可有什么聊的?”
周鸣玉笑道:“那矿山不招工人了,自也有别的去处做工,不至于毫无活路。这么大的几个村子,就剩了这么几位老人家,岂不奇怪吗?”
言罢便迈步往村子里去。
贺掌柜在后面无奈地摇了摇头,叮嘱伙计们看好东西,带了两个人赶紧跟上了周鸣玉。
周鸣玉顺着村子最中间最宽阔的那条路向里走,遥遥地看见那边一口水井,几个伙计正在那边忙活。还有个老人家拄着手杖,佝偻着腰坐在一边,和他们说话。
周鸣玉正要过去,忽而听到有个声音喝道:“什么人?”
她怔了怔,几步上前,见到那边篱笆后走出个高大的身影。来人穿着一身利索的素简劲装,腰背挺拔,身量颀长,脸也是熟悉的,正是宋既明。
周鸣玉没想到怎么在此处见到了他,赶紧迎过去道:“宋大人!”
宋既明听见她声音,转过头来,虽然仍是与往常一样惯常平淡的脸色,但眉眼之间仍旧透露出几分惊讶。
待她走到近前,他方问道:“周姑娘,怎么在此处?”
周鸣玉与他一礼,道:“当家的派我来这边查账,路上经过此地,想歇歇脚。如今天气热,水也喝得快,正好叫伙计们进来问问,打点水来喝。”
宋既明望着她,道:“此处人烟僻静,商队不走这条路。”
周鸣玉自如笑道:“我听说前方有处小别山,风景秀美。我是有些私心,想着既到了此处,不妨来看看,所以走了这条路。”
宋既明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嗯”了一声便没再多言,只过来扶了那老人家,道:“里头都修好了,我扶您进去罢。”
说着便没再管周鸣玉一行人,只扶着老人家进了旁边的小院子。
周鸣玉见他对此地如此熟稔,心里微动,转身对贺掌柜道:“贺掌柜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
贺掌柜瞧着那院子就在不远处,知道周鸣玉要去找宋既明说话,便拱手道:“我与伙计们就在这边,姑娘放心去。”
周鸣玉颔首道“好”,便转身往那边去。
那院子的篱笆间有稀疏的缝隙,周鸣玉站在外面,便能看到宋既明在里头扶着那老人进屋。
她也不着急进去找他,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站在外头,也不催促。
宋既明岂能看不见外面站着人?只是他一眼都没抬,安心叮嘱完老人,又说完了话,这才抬步走了出来。
隔着陈旧荒芜的大门,他清晰地看见门外周鸣玉亭亭的身影,夏日里她穿着浅碧色的衣裳,仿佛这破旧古村里烈日炎炎下唯一的生机与清凉。
他向她走了过去。
“周姑娘还有什么事?”
周鸣玉轻轻笑了笑,微微低头,有些赧然道:“没想到在此处见到宋大人,民女有些意外,想起之前在上苑时,还未曾答谢大人的关照和保护,所以想来向大人道谢。”
宋既明负手道:“职责所在,谢不着我。姑娘请罢。”
他说着,居然是要回去的模样。
周鸣玉赶紧叫住他,上前一步,发问道:“民女有个不解,可否向大人发问?”
宋既明道:“你说?”
周鸣玉便道:“我们这一路行来,瞧见好几处村落,却都是荒无人烟。可听人说,此地从前还算是个富庶之地。民女瞧大人对此处如此熟稔,可知是什么缘故?”
宋既明似乎是很无语地轻轻偏了偏头,道:“没有活路,自然就走了,有什么奇怪的?”
周鸣玉还打算开口,宋既明先行问她道:“周姑娘,先前在上苑,你对我与翊卫避之不及。今日相见,我不与你相谈,你又何必非要凑上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