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陆霁云依稀可辨得往日神韵的行书, 他双手受过重伤,提笔已是很难,如今能将一手字迹练成这个样子, 可想下了多大力气。
十三雪渠在青州的日光下泛出奇光异彩, 可握着它的主人却不再蓄势待发, 而是捏紧了这张信纸, 将扬起的鞭子放下。
金绮目露疑惑,与接信过去的阿信对视,见对方也是一头雾水, 不免更为好奇陆霁云写了什么,竟叫薛敖放弃攻进。
“王爷少年成名, 大燕内外无不慨叹英才忠烈, 而今北下攻入中州, 剑指皇城,与储君针锋相对,何故?”薛敖指尖用力,将纸面揉出痕迹。
“京中近来传言, 储君当日娶亲,坠崖新妇乃辽东王自幼心许之人。辽东大军虎狼之辈,辽东王骁勇无敌,为一女而大动干戈, 不惜反叛皇家, 挥鞭相向。”
“百姓皆窃语,言此女祸国妖水, 如今下落不明也是自讨苦吃。人言可畏, 小妹行善事无数,却因着王爷与太子殿下的纷争而背上骂名, 何其可笑。阿宁如今没有踪迹,若日后归家,举国皆唇枪舌剑,王爷又该如何?剁得了一人的手,却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陆霁云在信的最后写道:“鹤卿自有办法叫王爷进京,可辽东大军绝不可再往前一步,还望王爷为着天下苍生和阿宁,再三考虑。”
抬头望去,楼上的谢缨也神色阴沉,郁郁地朝下看来。
薛敖拧眉,银白马尾在天光下亮的耀眼,“若真的想救她,就让我进去。”
未等谢缨言语,薛敖回头大声道:“辽东军听命,留守青州雁门郡。”
是薛敖先退了一步。
听他这般说,陆霁云抹了把额上的汗,盯着沉思不语的谢缨不言语。
几片乌云刮过,压着城门檐角遮在楼顶,给那红衣少年如玉的面色蒙上层阴翳。
“开门。”他直视前方,迎辽东王。”
盯着那抹银白进城的身影,谢缨忽然想起儿时的一些事情。
与他幼年在辽东的住处不同,辽东王府从来就是热闹的。
薛启性情奔放,王妃也是个比他还豪爽的女子,北境苦寒,每逢冬季便有许多家贫之人冻死在街头,一城之主怎会眼睁睁看着子民遭难,便央求了陆老爷鼎力相助,在王府附近盖了许多屋舍,以便百姓安然度过冬日。
这样一来,王爷周围总是有许多年纪相仿的小孩子。
薛敖打小就生得虎头虎脑,一双圆眼看人的时候带足了精神气,有几分神似年轻时候的薛启,唬的那群在王府附近逗留的娃娃们一愣一愣的。
阿宁那时候跟个雪娃娃没啥区别,陆老爷行商在外,陆夫人身子骨不好,便托付给王府照看。小姑娘性子好,见人先是笑,那群孩子都喜欢亲近她。
她那时除了他与薛敖,也有交到玩伴,谢缨还记得那女孩似乎是叫什么小桃。
小桃爹娘都有着重病,阿宁见她家过日子艰难,便将自己的私房钱都给了小桃治病。可她爹娘的病已是无力回天,临死那几日,阿宁陪着小桃哭肿了眼睛,还是他看不下去,将人提走安抚。
后来小桃不知道怎么听闻神花雪渠的事,又听谁说雪渠花只在冬日出现,可起死回生。一日雪重霜寒,小桃带着阿宁上了莲白山,等他们找不到人的时候,已经过了半日。
阿宁那身子骨,多吹一会风都是要命,遑论上了连薛启都不敢涉足的莲白山。
薛启一边骂着胡闹,一边带人上山找人,又严令禁止他和薛敖跟着。
他还记得薛敖红着一双眼睛拽住自己的衣角。
“谢狐狸,我知道你肯定要去找阿宁,你带我,不然的话我告诉我娘!”
谢缨恨得牙根直痒痒,又怕这混账真去找王妃拉住他,遂带着薛敖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山。
路上因着兔子好吃还是野鸡好吃,两人吵了好大一架,继而分行东西两条路继续找人。
许是上天庇佑,他在晚上便在山脚处看到火光,探进那洞中,正是搓着手烤火的薛敖和阿宁。
薛敖那傻子睫毛上挂着冰晶,一颗虎牙耀武扬威地露出来,“怎么?还是小爷快吧!”
又抖了抖树枝上插着的兔子,“我就说兔子更好吃!”
谢缨懒得理他,几步走到阿宁身边,将人抱在怀里。可能是薛敖把自己的外袍都脱给了阿宁,小姑娘除了受到惊吓,并没有什么大碍,连身上都被火堆烤的暖乎乎的。
只是阿宁那时最黏他,见人一来就鼻尖红红地落泪,嘴里也不出声,哭的可怜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