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面处理不好,战后朝堂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也不知道该说李牧首有魄力还是要说他独断。
“程公子有什么看法”一白发苍苍身着红色鹤羽冠服的老人问程幼。
他的声音不大,刚好够程幼听到。
“汪太傅……”程幼扭头看清问话人的脸一愣——汪太傅。
“程公子”那大臣稍有诧异,圣上确实有任他为太子太傅的想法,不过这事也只有他和陛下知道,这程公子是怎么获悉的呢
难道是陛下同他说的
想到这里他脸上明显有些不悦,圣上对其也太过宽纵了些。
“汪大人”程幼自知失言,收敛错愕的眼神,眼前这人是上一世死在折显马蹄下的汪太傅,也是现在的礼部汪大人。
“程公子对此事有何看法”汪太傅追问。
程幼垂眸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束手无策。
汪大人问他自然不是莫名其妙地问,只是奇怪李牧首让他进殿听政是不是有什么缘由,因此发问来试探深浅。
“汪大人”坐在上位的李牧首看向汪太傅轻声道“汪大人是在问什么”
汪大人听李牧首问话转过脸,语焉不详“我在和程公子正说着还黄金的事,想问问程公子是不是有什么良策。”
汪太傅话音落,屋里陷入一阵令人尴尬的寂静。
第103章 囊括了他对所有美好的遐想
在他们眼里无论是位比贵妃的程君还是如的程府程公子,都不过是帝王的榻上玩物。
李牧首没有说话,眼底微凉,显然已有愠色。
程幼看了眼李牧首在沉默中缓声开口。
“国事并非只是朝堂政事,也是大夏千千万万百姓的事,所以为什么不让百姓自己决定呢”
他的话音落下殿内仍是一片寂静,遂又道“我的意思是圣上可以把如今的情况告诉百姓让他们自己决定。在此内外交困之际,像我祖母这样愿意尽绵薄之力的可能并不少。”
“天真……”不知道是谁低语,程幼本就忐忑的心越发不安,几度后悔刚刚接话。
可是他不接话,大概又要有人遭殃。
“我只是这么说……”程幼张了张嘴干巴巴道,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牧首打断敲定。
“就先这样。”
“圣上……!”因为李牧首的草率决定底下大臣皆一脸错愕。
“你们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畅所欲言。”李牧首的声音轻淡,几乎是商量的语气,这也只是因为有程幼在场他冷戾的气势有所收敛。
上传下达,非常时期各枢雷厉风行不过半日帝京各处便张贴了邸报。
“公子,麻烦你看看这报上说的是什么?”
“老伯,这报上说胡羌逼迫大夏还黄金,若不还便要出兵,现在大商和国库手里没有这么多黄金所以陛下发邸报向底下借黄金?”
“大夏要和胡羌打仗?”老翁问。
“可能是,说不还钱便要发兵。”
“要打便打寻什么荒唐由头!”一年轻公子愤愤道。
“是”一人应和,显然对胡羌多年来触犯国威的行径早已不满。
“胡羌新王刚刚继位怕是不会打,应该只是想从我们这里搜刮些东西罢了。”
“贼国!”
“君子愈让,小人愈妄。按我看来其实不必还什么黄金,陛下就该直接发兵,打到他们怕,知道怕就不敢了。”
“黄金是要还的,他们逼着还黄金是他们狡诈,但我们若违背契约便是不守信,国无信不立,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错也慌了自己的阵脚跟着犯错,不值当。”
“子系山中狼,得志更猖狂。我们守礼,只怕倒叫他们以为是我们怕了。”
“怕与不怕还需站场上分晓……”
“哎,这话也说得太早了,谁知道这次朝廷是要息事宁人还是要奋然应战?”
“多半是拖拖拉拉算了……”
“闲人避让!”围观的人正说着话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是见手持邸报的带刀护卫朝此急奔而来。
众人让开一处空地让护卫马,护卫拱手谢过,利落下马张贴新出的邸报。
“这又是说的什么?”
护卫熟练地将邸报贴好,面容严肃地转身,底下悉悉索索的私语声在其一字一句清晰地传达圣意时渐渐停歇。
……国受辱多年,齐川数万英骨至今未还,遂今汇天下万万民之力,发兵、救国、慰英灵,愿此战后,吾儿儿孙孙辈再不受,割地、赔款、嫁公主……国无威严、民无尊严之苦楚……
在场人听罢皆沉默不语,心中久荡难平,其中有人甚至眼眶微湿。
起兵之事决无回旋的余地,只是这次是大夏发兵,圣意已决,也是万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