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三世睁大眼睛。
亨利五世想要法国王位?
他又想到了“幽灵”的评价——金雀花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
难道,亨利五世真的做到了?!
【为了自己的野心,亨利五世在1415年和勃艮第公爵达成协议。随后,在英格兰动员军队后,亨利五世正式率军入侵法国。】
【亨利五世的入侵之战并不顺利,疫病在军中蔓延,加上最开始的战斗损失超出预期,英军士气低落。当时的亨利五世有两个选择,出发前往还占有的法国领土暂时修整,或者冒险朝巴黎方向进军。】
【亨利五世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胜了一切好说,如果败了,恐怕他征服法国的梦想会就此破碎。但亨利五世还是不顾劝阻坚定选择,也正是这个决定造就了阿金库尔战役,让亨利五世名载史册。】
爱德华三世又往前挪了挪,满怀期待地盯着水镜。
【冒险前往巴黎的亨利五世在阿金库尔遭遇了法国贵族的联军。当时他身边只有5000人,对面法国军队比他多四倍不止,而且还有支援的军队在源源不断赶来。】
【英格兰军队长途跋涉,没有修整,也得不到粮草补充,法国人本土作战,休息时间和食物都很充足。悬殊的兵力和天差地别的军队状态,不管怎么想都应该是法国胜利才对,但最后结果是英格兰胜利了。】
【以令人震惊的五千英格兰长弓兵在暴雨浓雾中对两万有余法国军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胜。法军损失过万,仅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战死了5,000多,其中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皇室总管在战斗中死亡,法军大元帅则被俘。而英格兰方面,损失的贵族只有二代约克公爵,其余损失了100多弓箭手。】(注1)
【此战过后,无能两个字成为法军的代名词。这一印象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不断被加固,法军的战力时时不时就会被提起来嘲笑一番。】
“哈哈哈哈——”
爱德华三世放声大笑,乐得直拍大腿。
英格兰大臣们安静了一瞬后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音大得仿佛要将会议室的屋顶掀开。
他们恨不得自己能爬进水镜中,亲身前往阿金库尔战场,参加这场前所未有的奇迹之战。
黑太子攥着拳头来回踱步,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把拉过约翰,将他的后背拍得砰砰作响:“好!好!好!”
他力气太大,约翰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被兄长拍出来了,脸上的笑容瞬间狰狞。
唯有儿子战死的埃德蒙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同样格格不入的莱昂内尔搂过弟弟,安慰地拍了拍他。
查理五世的表情也很狰狞,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他身后的法国人皆是神色灰败。
有什么比刚割让领土给世仇更让法国人绝望的事,那就是知道以后法国会输得更惨。
【阿金库尔战役奠定了亨利五世征法之战的基调,此后英格兰军队节节胜利,不断向前推进战线。】
【面对乘胜追击的英军和亨利五世,法国有正确应对吗?答案是没有,他们还在内斗,并且内斗再次升级。】
查理五世眼前一黑。
【奥尔良派和勃艮第派激烈的争斗中,有一个人始终想要努力调和,维持双方的和平,那就是王后伊萨博。】
【这很正常,法国形势如此糟糕,对王室的损害是最大的。伊萨博想要居中调节,但引起了奥尔良派的不满。好巧不巧,奥尔良派的不满达到顶峰的时候,王位继承人,19岁的王太子让·瓦卢瓦去世了。这是法国第四个死掉的王太子了,现在王位继承人就只有跟在伊萨博身边的小儿子查理。这里还是想说一句,近亲结婚对后代真的不好。】
查理五世和爱德华三世又听到“幽灵”的强调,默默将这句话牢记在心里。
【奥尔良派不满伊萨博,想将王太子带走,亲自掌控,但伊萨博将人看得很紧,无从下手的奥尔良派想了个办法。他们向精神不正常的查理六世状告伊萨博风流成性,还将人引到伊萨博的宫殿将让他亲眼看看王后的混乱私生活。巧的是当天确实有一个男人从伊萨博那里出来,正好迎面撞上查理六世。这个人的出现一下子坐实了奥尔良派的话,大受刺激的查理六世扭头离开,根本没有给伊萨博申辩的机会。】
【奥尔良派如愿将王太子带走,顺便将伊萨博的财产都收走,将人囚禁看管起来。愤恨的伊萨博偷偷联系了勃艮第公爵,表示愿意和他结盟。勃艮第公爵大喜过望,派人将伊萨博劫走。恢复自由之身的伊萨博不遗余力宣称勃艮第公爵才是正直、值得被爱戴的贵族,奥尔良派是反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