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俄罗斯胜利了,贵族们暂时将刚才的愤怒压在心里。
听到还有赔款,他们都惊呆了,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一般战争,战胜国都是占领土地和人口,至于财富,全靠自己劫掠。他们第一次知道还能向战败国索要赔偿的。
竟然有这种好事?这不就是拿敌对国家的钱武装军队,再打敌对国家么?
一时间,俄罗斯贵族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纷纷对索菲娅投以赞叹的目光,以后他们打仗都要这么干!
想法是美好的,但这种方法只对软弱的政府有用。而且勒索太狠,暴脾气的国家可是会掀桌子的。ԧᏓșӳ
各国大使不像俄罗斯贵族们,只盯着钱看,对他们来说,战争赔款不是新鲜事。
虽然不希望俄罗斯崛起,但到现在,大使们也不得不佩服和惊叹索菲娅公主日后的魄力。一场谁都不看好的战争打到大获全胜,而且是在国内频频出事的情况下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离不开她的决策。
不是谁都能在面对国内困境的时候,还能一如既往坚定对外战争的决心。
别看神迹中说的俄罗斯胜利很容易,但凡索菲娅公主因为有一点因为起义而软弱恐惧,抽调兵力回国平叛,俄土战争最后都可能不会以土耳其割地赔款结束。
因为抽调军队不仅是分散对外的兵力,更会动摇前线士兵的士气和信心,这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俄罗斯之前在七年战争中因为彼得大公的操作吃过教训,就更容易动摇。
要是因为军队的动摇导致原本有利的战争失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动摇皇位。
普鲁士国王还真是眼光独到,给俄罗斯送了个好王储妃。
感叹完后,大使们才开始琢磨起“西亚病夫”这个称号。
这个称号明明白白昭示了土耳其帝国的衰弱。这让对黑海、地中海商路感兴趣的大使们不由在心里打起了小久久。
土耳其不行了,他们是不是可以跟在俄罗斯后面分点好处。
波兰对他们用处不大,土耳其就让很多人垂涎了。
土耳其苏丹:滚呐!
【土耳其战争结束后,叶卡捷琳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国内的起义,有了前线军队补充,一个月后,起义军就溃败四散。1775年1月,起义军的主要领头人全部伏诛,普加乔夫起义彻底失败。】
“好!”
俄罗斯贵族们忍不住欢呼,就该这样快准狠消灭这群暴徒。ԧlŝy
【之后的百多年中,俄罗斯再也没有爆发过比普加乔夫规模更大的起义,直到“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后被处死。】
【作者有话说】
1、百科
**
库楚克-开纳吉条约:关于战争赔款在三个地方看到三个不同的数字:400万、250万和450万。文中取了库楚克-开纳吉条约百科词条里的400万这个数字。
**
普加乔夫起义,底层人报复贵族,起义结束后,贵族又报复平民。有些没参与起义的人会被起义军以拥护叶卡捷琳娜统治名义杀死,结果后来又被贵族反过头来报复,这些人是最无辜的。
——
第97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4)
再次被提起的尼古拉二世让伊丽莎白愣神。
革命。
她在心中咀嚼着这个词。
有了普加乔夫起义的先例在, 不难理解所谓“十月革命”代表的含义,原来沙皇的死不是因为侵略。
普加乔夫起义对贵族阶层的残忍和伤害已经令她侧目,什么样的□□能将沙皇都掀翻?这些底层的人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农奴、农民......伊丽莎白终于开始将眼神落下,谨慎地揣摩着她从前并不放在眼里的蝼蚁。
也许, 贵族对农奴的压迫确实到了极限?
伊丽莎白一会儿在想农奴解放, 一会儿又觉得现在的制度并没有太大不妥。
一个在农奴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君主,很难在突然之间做出重大的思想转变, 即使有意正视这个问题, 伊丽莎白也理不清混乱的思维。
而索菲娅, 就更不要指望过于年轻的她能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
比起伊丽莎白的思考和动摇, 俄罗斯贵族们就没有那么多想法和触动了。
在欧洲, 君主和贵族从来不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国王某一天或许不再是国王,但贵族一直都会是贵族。他们并不十分关心尼古拉二世的死, 如果革命对贵族阶层利益损害不大的话, 对他们来说,死掉一个君主还有另一个君主,最后的结果也就只是需要换一个国王服侍而已。
很现实,但这是贵族们一贯的生存策略。
总体来说, 俄罗斯贵族对“十月革命”和君主死亡的感触还没英国大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