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多谢,落在众人的耳朵里,宛如狠狠在他们脸上抽了一巴。
“我等受之有愧。”的的确确是受之有愧的众人,避之不敢受下陈瑾的大礼。
“你们无愧。我还记得曾经同你们许下的承诺,你们愿意为我,为了大齐诸多谋划,更是为了这天下百姓。只要你们不改初心,无论这是什么样的王朝,我都依然相信你们。”陈瑾很清楚,自从她出现,有多少人害怕陈瑾的指责。
可是陈瑾有什么资格指责于他们?
大齐的天下之所以会亡,并不是亡在这群人的手里,而是陈家人自己作死。
作为当局者,陈瑾更清楚,在天下危难之时,一心救国,却无力回天是何种滋味。
过去的终将过去,陈瑾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人跟她一样,为了逝去的王朝赔上所有。
一群本来在看到陈瑾时便觉得羞愧的人,此刻更是潸然泪下。
从始至终他们是陈瑾为知己,一个唯才是举,给他们机会的知己。原本他们也想和陈瑾一道共赴黄泉,最后却想起了他们曾经同样的愿望,愿为这天下百姓争一条活路。
为了达成共同的愿望,他们选择了归附新的王朝,争一个机会。
这些年陈瑾安然的躺在床榻上,虽然看不见听不着,他们却以陈瑾为支柱,朝着曾经的目标奋斗。
千言万语,从未有机会向任何人澄清,而陈瑾不需要他们任何一句解释,便已经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多谢殿下信任。”由衷的一句感谢。
“你们只要记住自己无愧于天下百姓,便对得起我。我曾想却做不到的事,你们倾尽全力做到了,便是对我最大的回应。一个新的王朝,唯愿百姓能够安居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一代盛世,王朝莫过于此,陈瑾一直都希望能够将大齐打造成那样一个盛世,可惜终究还是失败了。
有些人对她的猜疑,无论过去多久都无法抹去。
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甚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王朝错失了大好的良机,最终葬送。陈瑾同样心如刀割。
现在在陈瑾眼前的这群人,他们胸怀天下,更有一颗为民之心,陈瑾更希望他们能够做到,她曾经想却做不到的事。
“必不负殿下。”一句郑重的承诺,多少人牢记在心,终此一生皆以此为目标。
至于那些只闻陈瑾之名,却对陈瑾所知甚少的人,亲眼看到前朝的老臣竟然对陈瑾如此恭敬。
原本高兴能够抓住这群人的把柄,好好的攻击他们,将人拉下马。结果始料未及,陈瑾竟然叮嘱他们为了新朝而努力。
说好的康乐公主心系大齐,愿意同大齐同生共死?为何却对背叛了大齐的这群臣子如此宽宥?
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只能说,他们的心思永远只在勾心斗角上,而不懂得所谓的志同道合,天下为公。
天下并非是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朝虽亡,陈瑾作为亡国公主,她会牢记自己的身份,却不会苛责于心系天下的能臣,以为他们也该随着王朝的消亡而死。
司徒晋眼睁睁的看着陈瑾和人寒暄,她说的都是利于司徒家的,原该欢喜的人,却从中读出了陈瑾的放弃。
天下既然已经不是从前的天下,陈瑾愿意接受这一切,不责备于任何人,但也不会放过自己。
“这杯酒,敬为前朝鞠躬尽瘁,为我大齐死而后已的忠臣良将。他们想要的万里江山,你我.日后必然牢记在心,拼尽所有定要达成他们共同的希望。”陈瑾在这个时候端起一杯酒,请他们一道饮之。
“喝下这杯酒,从今往后你们就是大永朝的臣子,终此一生,你们为百姓谋划,为天下安定而战。”
陈瑾一向会说话,更懂得如何收揽人心,为己所用。
所谓的指责追责,陈瑾现在有什么资格,又有什么权利做到这一点?
王朝已灭,天下已定,再起战乱,不过让天下百姓受苦。
百姓思安,无人愿意战事再起,陈瑾错失了最好的机会,注定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早已清楚自己什么都做不了,陈瑾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让人不乐意听见的话。
所有人想听的陈瑾都会说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