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想要周全。天下美人都要。并不代表我愿意接受。”陈瑾嗤之以鼻,更觉得司徒晋讽刺之极。
“但凡有一丝可能,我总要试试。不试怎么知道结果。”司徒晋执着无比。若不是因为这份执着,或许很多事都不一样。
陈瑾听着某一位回答也知道,再问也是没有意。,有些问题,她就算真能得到答案,并不会接受。
如今陈瑾只能躺在床上,连动都动弹不得,无论她再想做什么事,不过是痴人说梦。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陈瑾纵然在烦躁,再不想面对司徒晋,也知道如果无法舍弃陈氏家族的人,她便只能活着,而且尽快恢复,她才有可能达成某些事。
这一辈子原本伺候她的人,随着他们口中所谓的五年过去,竟然只剩下一个史优。
陈瑾第一眼醒来看到的就是史优,眼下种种事情,陈瑾也只能从史优的口中打听。
5年前司徒晋率领20万大军逼近京城,清君侧,陈瑾从城门上跳下去,当时深受重伤,却也同时激励了天下卫齐兵马。
谁都以为陈瑾死于城下。为国而死的公主谁人不敬?
且陈瑾素来甚得民心,她这一死无非是向天下人宣告,纵然她是司徒家的儿媳妇,但她还是大齐的公主。
司徒晋率领兵马围困京城,所谓清君侧,不过是一句空话,犯上作乱,夺大齐江山才是。
第165章 心寒
原本京城摇摇欲坠, 司徒晋眼看就要攻破城池,却因为陈瑾这一死,纵然司徒晋有20万大军, 京城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硬生生坚守了半年。
司徒晋率领大军进入京城时, 京城的人已然所剩无几。
陈氏家族, 每一个都被陈瑾所激励, 成年的儿郎竟都争先上了战场,战死于城墙之上,无一人降于司徒晋。
眼下陈家剩下的不过都是老弱妇孺, 真真是满门傲骨。
至于陈荡,城破之时, 他在宫中自尽。
只是司徒晋却将他的尸身丢到了乱葬岗,既然不肯厚葬于他。
京城一破, 天下都知陈氏一脉傲骨铮铮, 无人不敬, 无人不颂。
只是陈家所剩下的不过都是一群老弱妇孺,已然不足为惧,司徒晋倒是宽待之。
虽然陈荡无子,陈待却有儿孙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司徒晋奉陈待的长孙为帝,又在三个月后让这一位退位让贤, 司徒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永。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 司徒晋在登基之后,既然封陈瑾为皇后, 更是昭告天下,陈瑾还活着。
原本因为司徒晋登基称帝,建立永朝而愤怒的忠齐天下贤才,听说陈瑾竟然还活着,一时间竟然都平息下来。
随后司徒晋继续告诉天下人,陈瑾虽然活着,但自城门跳下。这么多年以来,陈瑾昏睡不醒人事,大夫看过之后只道或许有生之年陈瑾可以重新醒过来。
当然,面对司徒晋丢出的这则消息,肯定是有人想要求证。
陈瑾的容貌,天下见过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朝中众臣。
确定陈瑾的确活着只是昏迷不醒罢了,一时之间反对司徒晋的人反而少了许多。
就连陈家人面对昏迷不醒的陈瑾,或许在他们心中还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以为有一天陈瑾或许会醒过来,倒是格外的安分。
换句话来说,陈瑾现在活过来,可是成家的人就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曾经陈瑾所熟悉的叔叔兄长,甚至是侄儿,每一个都不在了,都为了守卫大齐的江山战死沙场。
“我陈氏战死之人,安葬于何处?”陈瑾听完后心下沉甸甸的,可同样想知道,除了一个被丢到乱葬岗的陈荡,陈家其余人呢?
那些在战场上为大齐而死的人,他们安葬于何处?
“城破之时,好些人都找不到尸体了。”史优低下头轻声的回答,当然知道在陈瑾心中,陈瑾是如何看重家族中人。
连尸体都找不到,哪怕想要祭奠他们一番,又如何容易?
“大娘子安然,大公子也平安归来,但不愿意为太子,大公子离京,也是为殿下遍寻名医,这些年除了报平安,再未回京。想是殿下醒来的消息传出,大公子很快就会回来。”
陈瑾一听,怔怔地看向史优问,“都平安吗?”
“是,都平安。一切都是陛下的计谋,为陛下夺去江山做准备。三公子被陛下封为太子,如今也在朝堂上,有了一定的威严。
“且这些年来,三公子的腿疾已经被治好。殿下醒来,太子也想来看看殿下,只是陛下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