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不说司徒家的事,不,应该说不单单是那年家的事,而是整个世族,天下的世族。
陈瑾要在后方坐镇,让所有人都可以放手大胆地去做事,世族再怎么想算计也不可能做到。
“唯。”陈瑾郑重地作一揖。顺帝的精力多在前朝,有很多事顺帝不方便出面,也是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得太多。
这个时候就得放权。
陈瑾是最合适的人选。有顺帝给的人,若是有什么不妥当的事,顺帝身边的人也会配合无间地收拾干净。
***
随着陈待和陈德封王的消息传出,尚未等人消化完顺帝竟然就那么定下太子人选,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的时候,陈待和陈德再一次亮出不少世族强占民田,草菅人命的证据。
那么多的事儿,按理来说不该是陈待和陈德能查得出来的。
直到有人意识到,陈待和陈德现在办差,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而已,更有一个司徒晋在。
司徒晋何许人也。
这可是司徒家的家主。
司徒家手里握着的所有世族的把柄,全都被移交到司徒晋手中。
难道各家的所谓证据不是陈待和陈德查出来的,而是司徒晋送上去的?
世族们有此猜测,各家再一次被捉走的人,自是迫切地想得到一个答案。
除了司徒晋,谁能给他们答案?
他们疯了似的赶往司徒家,可是他们是不是忘了,司徒晋早已不住司徒府。
如今的他不仅仅是司徒家的家主,更是康乐公主的驸马。
身为家主,不思压制皇族也就罢了,竟然处处依附皇族,任由皇族凌驾于他之上,毫无世族风骨。
一时间,关于司徒晋难听的流言蜚语传出,那原本叫人称颂的司徒公子,倒是成了人人鄙夷的对象。
司徒晋虽然听说了,却毫不在意。
世族的把柄,有一些是司徒晋给的,也着实是有些不得矣。
陈待结交各方各面的人,他们的本事确实不小,有些世族做下的事,陈待亮出来,倒是不急于追问司徒晋知道多少,又或是有没有其他更多的证据。
然司徒晋现在最需要得到陈待的信任。
随着陈待被封为定王,新出炉的翊王陈德也对陈待恭敬有加,有些事已然昭然若揭。
司徒晋上辈子就知道,陈待这个闲散的王爷并不简单,只是那些年没有同他交锋的机会。对陈待,他是一直防备着,却不思将这个敌人如何解决,自然没有真正地了解过陈待的实力。
这辈子陈待是冲着皇位去的,有大好机会的人,断不可能允许有人拦他的路。
与陈衍不同,陈衍处处想拉拢世族,以为世族若是都站在他这一边,他便可稳操胜券。
陈待从来不认为世族会毫无条件的站在一个人身后,早已看穿世族的本质,知晓这是一群如何唯利是图的人。
自然,在察觉这些如同蛀虫一般,只想毁了大齐江山的人,陈衍与之同流合污,陈待却是要将这些蛀虫斩杀殆尽。
司徒晋向顺帝表了忠心,愿意保全司徒家,为了保全司徒家,他可以成为顺帝手中的刀。
他本以为杀世族之事,必然会落到他手里。
毕竟若是将强占民田之事彻查到底,依律处置,世族不知要死多少人。
这样得罪世族的事,后果不是每个人都担得起。
至少就算是陈瑾,很多事她都会尽所能的做得温和些。
不料一个出人意表的陈待再一次坏了司徒晋计划。
司徒晋选择和世族们对立,是做了取舍。
比起那不可靠的世族利益关系,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
上辈子随着司徒晋一步一步大权在握,他杀了无数世族,让不少人以为,他是想让司徒家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世族,无任何家族可比。
其实不是的。
司徒晋杀的世族,每一个都是他们该死,他们该杀的。
欲灭天下者当诛;欲令民不聊生者当诛;不敬朝廷者当诛。
同出世族,司徒晋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世族的想法。
也知道该如何才能对付世族,让他们都只能老老实实。
杀戮不可避免,尤其若想得民心,令世族不得不从,更须如此。
他做了取舍,上辈子最后他能成事,也证明他看得不错。
这辈子纵然开始的时间不由司徒晋决定,结束,司徒晋希望能由他来。
可惜。有了陈待插手,只要陈待坚定向前,有陈瑾在后,陈瑾定会成为陈待的后盾。
而只要陈瑾支持陈待,也就代表顺帝在背后。司徒晋很清楚,现在的他算计不过顺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