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皇帝,可以无视自己的女儿,却不能容忍有人借着无视他的女儿,踩着他们陈家的尊严。
那么多年来,汾阳公主努力弱化自己,不在人前出头,更不与兄弟姐妹相争,对于太多的人而言,她的存在等于无。
可这一回后,汾阳公主的名头,会牢牢地印在众人的心间,任何人,都不会再敢小瞧她。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
陈瑾考虑,顺帝接下来会如何?
司徒氏一再出手,看似冲着陈瑾来,难道不是冲着顺帝?
顺帝在陈瑾占据上风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出手,然而现在看来,司徒家非逼得陈瑾出手不可,为此,都不惜把一向不在人前显露的汾阳扯了进去。司徒氏,有些失了分寸了。
不出陈瑾所料,顺帝确实动手了,最近因司徒晋之故,依附于司徒家的家族,有好几个被朝廷处置,以至于有些墙头草都开始对司徒家动气。
比如御史状告司徒氏一位竟然胆敢抢占民田,最后失手杀人。
这一位论起来算是司徒晋的堂侄,虽说年纪与司徒永同岁,辈分却比司徒晋还小。
御史闻风而奏,自然得派人查查。
刚有人奏上,马上附上证据,这情况看来,若说不是有备而来,谁能相信?
“陛下,人证物证俱在,杀人者死。贪赃枉法者,自当诛之,请陛下明察。”听听,听听看,这不就马上有人想借此机会,杀一杀司徒家的锐气了?
司徒家,他们也太失了分寸,忘记了他们始终是臣。企图凌驾于皇帝之上,也不想想,顺帝容得下他们,愿意容得他们,不代表他们越了规矩都能容之?
既然他们忘记分寸,难道皇帝不能提醒提醒他们?
“众卿以为如何?”顺帝沉下了脸,却还是得问问众臣,尤其得点名问问某一个人,“司徒安之,你怎么看?”
第092章 看不透
这么被点名的人, 司徒晋,他是坦然地出列,迎对顺帝道:“臣附议。杀人者死。”
哇!司徒晋如此果断, 甚至不留半点情面,着实令人惊讶, 就算问出问题的顺帝, 眼中亦流露出了不可置信, 随后却只剩下赞赏。
不错,确实很是不错。这就是顺帝为何不喜欢司徒家势大,依然很喜欢司徒晋的原因。
为臣者, 总是不可避免怀揣私心的,但不管你怀揣多少私心, 自该念及国家之利。
然而有太多的世族,在他们心中没有国家之利。对他们而言, 这个天下, 这个江山是兴是亡, 都与他们并无太大干系。一个王朝亡了,再建一个就是。
或许,对他们来说,新建的王朝能让他们得更多的利,达到更大的目的。
司徒晋就不一样了,他不是不在意家族,却不会一味维护他的家族, 让法律形同虚设。
是非对错,律法有定, 就算你是自己人,犯了法就得受罚。
眼前的司徒晋一言罢, “律法之前,一视同仁。身为朝廷命官,饱读诗书,更应该遵纪守法。犯法者,是为毁国之安宁,杀人是为不仁,理当依法处置。”
一句答完,司徒晋面对众人诧异的眼神不以为然,只管再一次道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为何他会认为一个人该杀。
顺帝颔首,十分满意。
“诸位还有异议?”司徒家的人出面了,支持依法处置司徒家的人,好啊,自该如此。
谁就算再反对,也得问问他自己,究竟他该不该反对,难道司徒晋不代表司徒家?
顺帝心情很好,等着下头的人反应,结果没有一个作声。
不说话就是默许,顺帝立刻道:“一切依法处置。”
身为廷尉的某位自得出面,却是抬头扫过司徒晋一眼,这一位也太狠了点。
可是转念一想,说司徒晋狠也不太对,毕竟司徒晋总不能徇私舞弊。证据确凿之下,漂亮的话是必须得说,至于到最后有没有人说到做到,须得另当别论。
对,肯定是这样的,不管谁把话说得再漂亮,总得护着自己家的人。
想到这里,众人也就不再用着不可置信的眼神望向司徒晋。
廷尉应下一声是,今日的早朝便就到此结束。
在散去前,顺帝吩咐道:“安之,随朕走一趟。”
“唯。”司徒晋岂敢拒绝,爽快地应下一声是,在众目具瞻之下,尾随顺帝而去。
顺帝领着司徒晋退回内殿,自有人为顺帝除去身上的朝服。
司徒晋在一旁立着,没有丝毫不耐烦,对于繁琐的衣裳,也是早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