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在一块的人, 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人,康乐公主。
“四皇子被禁足府内, 四皇子妃和世子被关宗人府,四皇子府上,除了出阁的长乐郡主,无人入宫。”提也不好太直白的提,旁敲侧击的说起这么几桩事,想必都知道。
“听闻四皇子和世子被关宗人府一事,多亏长乐郡主求情,否则按陛下之意,竟然是要将他们赐死。”
交头接耳,也得分享信息。
“康乐公主离京前,司徒公子去了一趟四皇子府,接出身受重伤的长乐郡主,据说亦康乐公主所请。这皇家的事啊,越看越是让人看不明白。”
感叹之时,目光打量在场的人,有此疑惑的并非一人而已。
“陛下驾临。”这时候传来一阵通传声,殿内再怎么交头接耳的人,都赶紧面迎顺帝行来的方向。
只见以顺帝为首,司徒贵妃和朱嫔分在左右两侧,后面又各跟着宜佳和陈瑾。
额,顺帝长女汾阳公主和二皇子陈待、三皇子陈德都在正殿呆着。
不受宠的人跟受宠的人,总是有鲜明的对比的。
想当年在朱嫔的身边应该还跟着一个陈衍的,可惜......
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叹息,陈衍自作自受。把自己大好前程都毁了。
当然也没有忘记在这过程中,不仅没有帮陈衍,更甚至是作为推手的陈瑾。
虽然站在亲人的立场,会觉得陈瑾太过冷血无情,但站在国家的立场,又有谁不觉得能遇上这样一个大义灭亲,真正心怀家国的人是他们大齐的幸事?
“陛下。”众人皆是一道见礼,顺帝挥手道:“大过年的,虚礼就免了吧,都坐下。”
话说着,顺帝第一个入座,朝一旁的司徒贵妃和朱嫔道:“两位爱妃陪朕一起。”
其实不管是司徒贵妃或者是朱嫔,两人都有专属的位置,都在顺帝之下。
不过朱嫔和陈瑾是得坐在一起的,就朱嫔现在对陈瑾的态度,怕是恨不得撕了陈瑾。
女儿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朱嫔再怎么不理解,顺帝心里是高兴的。
既然认同陈瑾做的一切,顺帝就不会给朱嫔机会,当着一众人的面,叫陈瑾难堪。
虽说母慈方子孝,但如果朱嫔不依不饶,一再刁难陈瑾,终究只会让陈瑾名声受损。
朱嫔毕竟有错,顺帝总不能单独把朱嫔留在身边。一并喊上司徒贵妃。
反正两人这么多年了斗得旗鼓相当,也让顺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过上相对太平的过日子。
现在要是还想太平的日子继续,还是得坚持让她们两个打擂台。
顺帝一片良苦用心,陈瑾心中明了,暗同顺帝福福身,顺帝给她一抹安心呆着的眼神。
司徒贵妃第一个笑眯眯的感谢,“谢陛下。”
“坐吧!”顺帝招呼司徒贵妃不必再多礼,坐下吧。
朱嫔的确是想跟陈瑾聊聊,更想当面问问陈瑾,她是被鬼迷的心窍,还是怎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陈衍?当真是要毁了陈衍这个亲哥哥吗?
然而朱嫔杀到陈瑾的宫殿,人没见着,却被顺帝派耿固请走。
这样的宴会上其实最好说话,毕竟各有顾及,任谁也不愿意闹起来。
一旦事情闹大,颜面尽失的不仅仅是陈瑾和朱嫔,还有顺帝。
朱嫔是认为现在是绝好的机会,能够让陈瑾不管愿意或者不愿意,都会答应她的所有要求。
可是顺帝再一次出手,根本不让朱嫔和陈瑾靠近。
朱嫔难道以为落到如此的境地,她不需要重争顺帝的心了?
需要!
但这些日子以来,不管朱嫔怎么求见,顺帝都不见她。
纵然今夜顺帝派来的耿固请她到宫殿,顺帝也没有单独见她,司徒贵妃和宜佳都陪在顺帝的左右。
好不容易见到顺帝一面,原以为能有机会诉说委屈和苦衷的朱嫔,总不能当着仇人的面把自个儿的底儿掀了!
自然,现在顺帝竟然让朱嫔在他的身边坐下,就算有一个司徒贵妃得到同样的待遇,她也不能放过大好机会刷顺帝的好感。
这个天下是大齐的天下,顺帝是大齐的皇帝,大齐真正做主的人是顺帝。
只要顺帝依然相信陈衍,不管陈衍犯下多大的错,都可以东山再起!
夺回帝心,那是重中之重,亦是朱嫔想让陈瑾帮她做到的事。
坐席所隐藏的各方心思,有洞若观火的,也有浑然不觉的。
“大齐今岁是多事之秋,唯愿明年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各自入座后,顺帝举起酒杯,一番贺词也是作为一个皇帝对于天下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