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日出去私访一番,瞧瞧可有地方闲田未种,往年倒是不怕,这一二年可不能总想着值桑养蚕了。”
“小的领命。”
胡师爷拿了公文,便照着往年的章程,去安排相关事宜了。
而后林如海便开始督促新一年的农耕,忙过这一阵,入了夏又要各处巡视河堤,有时瑾哥也会同父亲一道,在苏州附近走动。到了秋日里,又要预备着秋收,这知府老爷一直也没闲着。
京中翻过了好几次风云,总算尘埃落定,义忠亲王果然睡不得那副好板材,圣上便是以他用了逾制之物开始发难,逼得义忠亲王出了兵。
最后的结果与前世一般无二,若有什么出入,便是先前与义忠亲王家交好的人家,尤其是那些经商的。为了活命,又出了好些银两。这等人直接赶尽杀绝也不好,倒是不如暂且留着,不时让他们吐出些钱财来充盈国库。
趁着这个当口,不少人下了大狱,也有不少人升了官,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林如海的品阶总算升了一级,时任江南巡盐御史,苏州知府事务。由前世的扬州巡盐御史,变成了统管江南一带,管辖的地界却是大了不少,这次没有兰台寺大夫,却是还要做着知府的活计。
得了这任命,手下的人倒是比林如海要高兴得多,江南的盐事,这可是比多少京中一品大员还有脸面的去处。可见老爷淡淡的,他们也不好庆祝。
林如海这日得了高升的旨意也没想着要摆酒,同往常那样回了家,一进门就见如今在贾敏身边服侍的丫鬟急的团团转。
“老爷、老爷,你可回来了,今日请了郎中来过,郎中走后奶奶一直在哭,夫人当时遣了我们离开,末了也不说是何处不适?”
林如海听罢,倒是也跟着慌了神,一进里屋,果然贾敏坐在那塌上垂泪。“你这是怎么了,何处不适。”
贾敏见了丈夫,更加激动,说话都在结巴。
“没有、我、今日郎中来,说我有孕了,已是将近两月了。”
“真的?当真!?”
林如海脑中一片空白,没有了平日稳重的模样,猛地一拍手。
“没错!这次错不了,就是这个日子!到了明年花朝,明年花朝!”
到了明年的花朝节,他们的玉儿也就出生了!
贾敏点点头,泪水宛如断了线的珠子,林如海慌的手忙脚乱。
“哎呀……夫人,哭不得,哭不得……”
第44章 得女
林府的大爷林瑾这几日带着他从皇宫里要来的媳妇苏妙伊回乡祭奠母亲去了。
苏妙伊的母亲葬在扬州地界, 这一路来回还是要好些天。
一直在林如海家中隐居的柳太傅也去了,他虽是不说,林如海与妻子I贾敏心中大概也猜得出来, 柳太傅他老人家多半是去看苏妙伊的祖母。
才子佳人,大约就是那一番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憾事。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由, 柳太傅虽是娶过一门妻, 原配早早病故之后却再也没有续弦, 自然就没有了子孙后辈。
林瑾也有十五六了,早就长成了可以独挡一面的儿郎,也要多亏柳太傅的教导, 并不是将他只关在家中读书,除却君子六艺, 平日里还要他做了好些庶务,农桑之事, 经商之技, 还有同他老丈人找的拳脚师父, 学过一招半式。
他如今在这苏州城里,也算是博学多才,这次一归家,就见下人们那是红光满面,眉飞色舞,就知家中有好事。
“我走这几日,家中可是又有什么喜事, 瞧着你们一个个的皆是欢天喜地的?”
丫鬟们一面找了衣裳来给他换上,一面笑盈盈的告诉她缘由。
“那是自然, 这头一件是在咱们老爷升了官。不过最让老爷和太太高兴的,当是咱们太太有喜了, 大爷,你这番可是要当兄长了!家中一连赏了三个月的月钱呢!”
三个月的月钱,也怪不得林府上下如此了,听到这等好消息,林瑾自然也是高兴的。
他母亲有了他以后,家中便没有添丁进口,虽说有个板上钉钉的媳妇一直养在家里,可比之那些子孙满堂的人家,林家这人口实在是不够看。早前那荣国府还来过信,隐约提过几句,大约又是要母亲大度,给父亲预备姨娘。
时下那些讲究清名的人家,多是男子不过四十不得纳妾,若说这外祖家也实在是管得宽,父亲还不及四十,这荣国府历来操心他林家的后宅之事。
如今母亲又要添了孩子们,也好堵了他们的嘴。
虽说贾敏年纪是大了点,如今已是三十有六,但去年荣国府二房里也添了传说中衔玉而生的哥儿,叫什么宝玉的,当下贾敏也有了孩子,倒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