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皇帝钦点的侯爷,是京中根基深厚的重臣!侯府又怎能见侯爷如此枉死?一时之间,张家用血肉立下的战功也不算什么了。
讨伐张家父子的折子,如雪片一般,堆满了勤政殿的案头。
怪不得苏峰要先与林如海传信,这便是叫林如海莫要卷进去。张家父子纵使有不救援之过,那也是广安候自己贪功送死。
苏峰早和这些勋贵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在他们看来,用万数将士的性命去换一个侯爷使得,但是用一个侯爷的性命去换北境的安定。
那是万万使不得的!
纵使北边已经求和,但你赢了战事,死了侯爷,就是天大的罪责。
林如海见那一个个折子,对边关刀口饮血的将军口诛笔伐,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只觉得荒谬!
怕是北边的戎狄,正盼着有人将这几位将军碎尸万段呢!
这日朝会议事,满朝大臣,说得上话的重臣,竟是一力主张将张家父子押解回京,重重惩处,唯有林如海站了出来,据理力争。
“战场之上,本就军令如山,若不是张将军父子足智多谋,这一场战事下来,却不知是个什么结果!诸位同僚如今能还能安稳在此处讨伐两位将军之罪责?!”
林如海在朝堂之上不结党,虽得圣心,但此时却无重臣声援,这几个内阁大臣和尚书郎像是约好了,欲制张家父子于死地!
只见兵部尚书赵元出列,大声驳斥林如海道。
“林大人,苏将军与你林家有亲,您自然是要颠倒黑白的!只是广安侯却因人贪生怕死,白白丢了性命!最是冤枉!今日他敢不救侯爷,明日他就敢不救圣上!”
赵元此话一出,更是叫那些个大臣们有了底气,纷纷出言讨伐,说什么张家这等人,包藏祸心,胆大妄为,狼子野心,藐视皇令,最后必定会造反。
那叫一个舌灿莲花,口若悬河,见林如海不再说话,自以为得计,越发得意洋洋,料定了圣上见众望如此,拉不下脸,定会严惩张家。
群臣吵了半日,又见圣上扶着额头,像是头疼,这才安静了下来。
“众卿说得有理,可是一人接着一人,总也要给林大人说上两句,可否。”圣上对这些大臣还算客气。
但正是圣上这般态度,反而引得刚刚还占尽优势的大臣警觉,只齐齐看着林如海,要看这位大人能说出什么话。
林如海上前一步,不卑不亢,也不似讨伐之人一样情绪激昂,只问他们。
“大人们口口声声说张将军父子违背圣命,却不知圣上送几位将军和侯爷北上之时,圣命是何?”
“林大人问的这事,想必诸位大臣是不知道的。”一旁看了许久好戏的太子终于开口了。
太子一发话,这些大臣们心中就凉了半截,圣上为何派兵北上,那还用问?
只听太子又继续说道。
“那时是本宫代父皇送行,转述了父皇的嘱托,要大军务必驱逐外地,护佑北境安宁。”
林如海待太子说完,又冲他行了礼,反而转过身来,问各位大臣。
“敢问诸位大臣,北境如今可算安宁?大军周旋数载,如今一战,戎狄再度求和。敢问将军们违抗圣命,违抗在何处?”
这些个大臣一时间被震住了,正思量着如何反驳。
不想太子殿下乘胜追击,轻飘飘说了一句。
“大人们与广安候府,情深义重,父皇江山的安定,自是比不得这一份情谊。”
第186章 两绝
广安侯和龙椅上那一位, 孰轻孰重,但凡想要保住这一顶乌纱帽的大臣闭着眼都会答。
太子这话轻飘飘的,却字字是要人命的尖刀。若是旁人说来这些大臣们尚且可以梗着脖子指责对方污蔑他们的忠心。
只是说这话的人事太子, 将来的要做上那个位置的人,圣上最倚重的儿子。
“臣、臣等……”方才还舌灿莲花的大臣们一犹豫, 倒是又叫太子殿下抢了先。
只听太子殿下又似笑非笑, 接着说到。
“父皇, 若我是戎狄,见大人们如此尽心尽力,要置大军主帅于死地, 必定是求之不得。”
太子的话,真是一句比一句更诛心, 早前是对圣上不忠不义,如今就成了通敌卖国。
这些大臣们就是见不得武官得势, 顺道就接着广安侯的事, 将冒头的武将打压一番, 最后还可以买广安侯家一个好。
可现在,他们可不想沾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这是要满门抄斩的!本朝对通敌的判罚比之造反更甚,那是一家老小皆无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