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李平见怡和这么说,有些许的害羞,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不料古灵精怪的怡和公主却忽得又拉着黛玉行了个礼。“我知道了,小叔叔慢走。”
“哎……”李平还未及反应,怡和便拉着黛玉走了,可他就算想要再说几句,却也不能追过去,这样显得太过失礼。
黛玉尚未反应过来为何,便被怡和公主带着往别处去了,到了个能说话的地方,怡和公主才解释道。
“这人也真是的,不过长了几岁,竟是连话也说不得了,烦的很,方才我看见皇后宫中的嬷嬷了。”
怡和公主凑到黛玉耳畔低声说明了原由,虽说只远远看得了个影儿,还是先避开好些。
这件事倒是把两人兴致扰得够呛,怡和瞧着这时候也差不多了,便领着黛玉往凤藻宫方向去,穿过回廊就遇到了个熟人。
当面就与薛宝钗装了个正着,黛玉便也习惯似的冲宝钗行礼。
“宝姐姐……”
宝钗愣了片刻,想不到黛玉竟是还这么对她行礼,于是也回了一个。“见过公主、林姑娘好。”
宝钗当下心绪烦乱,便又假托要与太子妃传话,匆匆告辞了。
“这人可是当初撞了我小叔叔马车那位,当下可是太子哥哥跟前的红人,不想今日太子妃嫂嫂居然会故意叫她来跑腿送东西。”
怡和看着宝钗离去的背影,拉了黛玉的手,殷殷切切,又叮嘱了一遍。
“肯定是试探你来着,你今后还是少入宫,就是进了宫门也要小心。”
“公主,您可是思虑太多了。”黛玉笑笑,虽说心中极为认同公主的话,却还是故作轻松。
怡和公主唯恐黛玉不重视,又强调了一遍。“我在这地方长大,在宫里思虑太多总也比思虑少好,我这嫂嫂厉害着呢,这么久了,一点错处的揪不到,在这宫里不图着多风生水起,能做的滴水不漏,就是高人。”
“多谢公主提点,也不知近来公主看了什么话本,说话做事别有一番风范。”黛玉见她神情太过严肃,便想着缓和气氛,打趣怡和公主道。
“你总是拿我打趣,我在这宫里,但凡拿到一样东西,不知要过几人的手,哪里看得到多少话本,只不过也是那几样罢了。”怡和公主显然也很吃这一招,嗔怪黛玉到。
二人正你来我往的说着话,怡和公主见贾元春的宫人,远远来了,这才放了黛玉回去。“元妃娘娘宫里来人了,瞧这时辰,应当是会放你们娘俩回去了。”
正如怡和公主所料一般,贾元春果然放了人,马车之上,黛玉见母亲似是在思索什么,于是问到。“母亲,元妃娘娘后面与您说了什么?”
贾敏笑着摇头道。“却也没有什么,她迟迟无子,见你哥哥嫂嫂也是添了孩子,故而问我有没有什么秘方而已。”
黛玉也知子嗣是宫里都妃嫔们在皇城之中生存的底气,贾元春有如此高位,却没个子嗣,自然是心中难安,可越是如此,子嗣就越发艰难。
“叫我说,也没什么秘方,就是京城的风水不养人,若是哥哥能早些出去外任,恐怕我侄儿们都能开蒙了。”
贾敏听了笑道,“你啊!越来越贫嘴了,可是跟你哥哥学的。”
转念一想,黛玉说的也不无道理,就连这一世的贾敏与林如海,也是宽心之后,反而先生了林瑾,日日盼着黛玉,盼了十几年才来。
母女二人回家了一二个时辰,林如海才姗姗归来,却是带了个好消息。
原来是将林瑾调回京城的旨意,今日一早就送出京城了。
第96章 冷情
对于林瑾调任一事, 京中官员肯定是要议论几天的,毕竟林瑾这县令任期还未满,他和林如海当年的境况大不相同。
当年的林如海是苏州水患外加苏州知府急病而亡, 才被圣上紧急调往苏州代理了知府。可是这次林瑾这个当儿子的却是无缘无故就被调回了京中。
其实也不算是无缘无故,不过就是圣上的宠爱罢了。
王良与林如海席间也说起了此事, 他在朝中也差不多是只老狐狸, 但有时也有揣度不到圣意的时候。
“此番瑾哥调任, 不知是个什么安排,我原想着他回同你早前一样,回江南去。”
“走一步看一步吧!雷霆雨露, 皆是君恩。”林如海饮下一盏淡酒,对于儿子的前程, 并不算担忧,总归有太傅的情面在, 林瑾平日里在家中虽是没有个正形, 但是在官场上却比他当年还谨慎。
林如海倒是能想得通, 当下圣上不似先皇,还要顾及造反的余孽,故而对于群臣,自然是想宠谁便冲谁。想将谁调到身边,便将谁调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