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简推论了半日,便也只能得出了这等结论,毕竟当初乡试名次出来的时候,王简心中也是不服的。思及此,王简心中又开始鄙夷,好在这殿下得的事解元,若是自己名次比殿下高了,却不知殿下会如何记恨。
要说这不同的人终归是长着不同的脑子,两个人想着同一件事,却是南辕北辙。
李平来国子监读书,本就是为了消磨时光,参加考试,也不过是附带的小事。他落座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王简脖颈上的痕迹,自然联想到了某些事情。
非是王简鄙夷这一位世子殿下,李平却是也心中鄙夷得很,怪不得这王简小小年纪就旁敲侧击要林瑾纳妾,原来是家中的金屋子里藏了娇花。他如今才几岁,便如此急色不惜身,王大人怎么养出了这么个儿子。
王大人自然是不知自己儿子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王简于课业上一直是极好的,王良还有朝廷公务,平日里每隔上个三五日,能抽出时间来检查儿子的课业文章,已是比贾政之流做的好上太多。
知晓王简狠厉的,也只有秀芳了。况且在秀芳眼中,王简也只是行男女事时鲁莽些,旁的时候还是温文尔雅的模样。
李平这几日心情顺畅,等怡和公主生辰之时,还特意往宫中去了一趟,给怡和过生辰。
他春日里去北阳县城之时,花朝已是过了,况且若是没有苏峰要往北阳县城去,他也没有由头走这么一遭,总不能奢望还遇到黛玉的生辰之时。
况且就算是恰好遇到了黛玉的生辰,林家也未必会邀请自己一同庆贺,他作为外男,又怎能一同庆贺?
“怡和今日十四了。”李平看着这个小侄女,分明自己也只是大了她一两岁,却也拿出长辈姿态来。
“是十四了。”怡和说到,从宫墙内抬头看,天空是四四方方的,她像是看着很远的天际,又问李平。
“小叔叔,你知道父皇会把我嫁个怎样的人吗?”
怡和公主平日里都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可是这样的问题,就算他是个当叔叔的,又怎么答得出来。
怡和公主见自己的小叔叔不说话,便又开口道。
“能帮我问一问吗?虽然问了,我也不知那人长成什么样子,知道叫什么也是好的。”
“你还未及笄。”李平这一句话说得很是苍白。
怡和无奈的笑笑,又说到。
“虽是未及笄,但也只有一年了,我以前一直总想着将来长大了,能出了宫门去,现在倒是希望自己长的慢些,将来我若出去了,母妃又该如何?你之前去了北阳县,可见了林家妹妹,真羡慕她。”
怡和说罢还轻轻叹了一声,若是一辈子都不能长大便好了。
李平安慰怡和。“她在那边虽说出入仍然不如男子方便,总也比京中好些,我这次去,倒是得了她一首好诗。”
“可是《葬花吟》?”怡和公主听了反而笑了,终于舍得不再看天,转过头来看着李平,好像方才面露忧愁是假的一般。
怡和公主又打趣李平。“小叔叔即是想知道,倒是不如直接来问我,何必巴巴跑到北阳县城去。”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惜我在这深宫之中,飞也飞不出去,若是出去了,也飞不进来。”说罢怡和公主又想起《葬花吟》中的两句来,可不是她在宫中的写照吗?
方才念过,就又开始伤感起来,她果然是飞不出的。
“怡和,你可想出宫玩?”李平见侄女这个模样,很是心疼,今日本是她的生辰,不想她一日日大了,却一日日的不开心起来。
怡和公主苦笑着点点头。“想啊!不过还是不去了,长了一岁,总是不能想早前一般太过小儿心性,惹了父皇和母后的厌烦就不妙了。人啊……总也要慢慢长,慢慢懂事的。”
这便是怡和在宫中的生存之道了,怡和公主看似冒失,却又冒失得恰到好处,偶尔顽皮,末了也未曾犯过大错,反是叫人觉得率真可爱,与旁的公主不同。
可人有些事情,你七八岁时做得,有些话十二三虽说得,但是再长几岁,却是最好不要开口了,李平瞧着这小侄女,也不知这些时日是经历何事,这宫中难得的一个活人,却越来越没有生气了。
怡和拿出一个匣子打开,将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给李平看。
原来是一些面人、瓷娃娃、草扎成的小马等物,肯定是宫外流进来的。“你瞧,这是林家妹妹送我的,都是北阳县那边的土物,我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