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他希望是眼前的人终结乱世,重兴他未曾亲眼见过,却无比向往的汉室。
如果这是一把火,他愿意做风。
希望这场火,能烧尽这天下战乱混沌!
*
虽然诸葛亮想起了许多往事,但其实只是瞬息。
——于是吃着饴糖的姜离,就看到刘关张三人在亲厚默契的谈说,年轻的诸葛丞相在旁边望着自家主公笑。
在这冬日阳光下,像是一幅金光闪闪的画。
姜离看向二十七岁的武侯。
唇边含笑目光温和,但眉眼间却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
似乎天下间无有难事。
也确实如此,他出山后不过数年,这天下大势就真的如他推演的一般,成为了三分天下。
*
刘备被二弟‘鱼不需要披风’之言无语了一下。
又恐二弟这玩笑里的另一人不快,不禁转过头去看诸葛亮。
却见新请来的卧龙先生眼睛亮闪闪,似有无尽思绪华光。
而诸葛亮见刘备此时转头望向自己,不知怎的,就唤了一声‘主公’。
其实也没什么话要说,就是,唤一声。
刘备等了两息,见他并无下文,便自己笑道:“军师,二弟三弟的性子便是如此。来日久长,你就越发知道了。”
两人之间的称呼,从草庐初见的‘将军’‘先生’,已然流畅丝滑转为‘主公’‘军师’。
水到渠成,如同春日到了,草木自然会萌发。
姜离:这样的季汉君臣日常,她能一直看下去。
*
但世事就是如此多有阴差阳错:因她被系统两次bug坑的够够的,又不愿意占据刘禅的身份太久,只与系统签死是‘一日三国线’。
那还是要抓紧时间了。
恰好此时,糖醋关二爷重新正色道:“大哥,等这孩子缓一缓咱们再回新野军营去吧,横竖也不远了,下晌总能赶回去的。”
刘备颔首。
骑马颠簸也是辛苦事,这孩子方才一阵风都能晕过去,还是略缓一缓再走。
虽然这孩子身上显然有些不同寻常之事,单一本书就够令人好奇,但他们自不会急着催促一个体弱的幼童。
他们不急,姜离急。
不过,不用立刻赶路也好。
方才6688提醒的好:晕过去的时间都是时间,那么路上的时间也是时间。
可以趁现在,先讲清自己的来历(两大箱资料书可以成为她的佐证),和一些未来的重大事件年表。
这样一会儿路上时间也不会被浪费掉,正好是一段让他们消化冲击、梳理思路的时间。
姜离觉得自己简直像是一个焦虑的高三老师:来,课间休息和跑操的时间也要碎片化利用起来。
第134章 番外·三国线完
其实在最开始,听这孩子要告知另外世界有关他们的‘未来事’,并称呼刘备为昭烈帝的时候,四人虽然有些惊讶,但……也就还好。
毕竟是这个时代,又兼逢乱世,占卜、预言、谶纬之说不要太多。
就像张飞方才解披风时想到的那样:为了顺利请出卧龙先生,大哥还找个人卜算吉日。
当时那卜士就说的天花乱坠:简直是上下五百年,没有比他选的这一天更吉利的了!
甚至坚称若这一天去请贤士,刘使君绝对能时来运转,自今日后大业亨通,遇难成祥,巴拉巴拉(后面的张飞就没再听完了)。
如他们这些看上去就极为不凡的人,从小到大,多有相士拦住他们,预言他们将来会成为改变天下的贵人。
再加上刘备的出身,这些年来,遇到口称‘刘皇叔身有龙气/彩云盖顶/祥光满天……将来能登基为帝’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皆是号称自己能勘破天机,预测未来的神算。
据张飞所知,在他大哥少时还在家乡织席贩履的时候,就有游方术士路过村口的树,表示这树长得好啊,这村里必出贵人。
所以……
姜离想:还好我有物证!
毕竟,要论口才,她应该是不如专业的算命先生们会忽悠。
*
看到两箱‘后世书’出现在树下时,张飞环眼愈圆。
其实他跟二哥,方才就很想要过诸葛先生手里的书看一看,那种材质样式看上去便没见过。只是眼前这孩子,明明白白说了要把书献给诸葛先生。
他便暂时压住好奇,准备等先生看完后再借。
但如今出现了两箱书,他便按捺不住,在姜离连连点头表示‘请’的示意下,率先拿起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