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一脸嫌弃,转着火钳给姜离复述完了上面的文字信息。
用火钳拎着一件衣裳看上面的字难免不方便,但柔福很坚持:“实在是不想碰,据送国书的使者说,‘重昏侯’哭的凄凉,在上面擦泪来着。”
其实此时亲人将拭过泪的帕子相送,倒也是一种‘致以血泪之痛’的常见寄情方式,之前完颜构的生母韦皇后,就曾托金国使者给儿子带过这种泪帕。
完颜构见了,当朝哭晕过去,那叫一完美遗传宋徽宗,见过宋徽宗的老臣们,一点儿不怀疑这绝对是亲生的父子。
只是完颜构虽哭撅过去,倒是没有瘫痪(其实还不如瘫痪了),醒来后更坚定‘孝道’,向群臣表示:‘亲爹亲娘在受苦,我受点委屈给金国下跪怎么了?你们还不得表扬我?’
但同样的招数,对柔福来说就是纯纯恶心。
姜离一听这还是泪衣,立刻一个后仰:谢谢妹妹!这要是真不小心碰到了,哪怕不是自己的手,都得恶心到洗秃噜皮。
柔福将这件脏东西扔回盒子里去,钳子也扔进去不准备要了。
姜离就问:“朝臣们什么反应?”
估计要吓到朝臣们了:如今开封刚收回来,肯定怕死了帝姬被污染源激活徽宗血脉。
柔福点头。
君臣名分在这里,朝臣们不能直抒胸臆,说出‘让早该死的渊圣死五国城里吧’,只能力劝帝姬一定不要走上与金求和的老路。
低段位但心怀正气的人如是劝道:天子的孝道跟百姓的孝道不一样——既然渊圣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朝臣们直接开始拿天子标准来谏帝姬。力陈:天子之孝,不只在于父母,更在于守住宗庙社稷!
“金人屠戮百姓,万姓涂炭,如此国仇家恨深耻大辱,帝姬当摒弃私情,舍小节而就大义,屈己以全天下万民!”
说的实在点就是:帝姬啊,您别动摇,别管整这些死出的太上皇啊!
帝姬请在天下万民大义和自己的孝道名声里,选择天下大义,不要顾惜自己!
但朝上可是有高段位的朝臣——成年人做什么选择,成年人什么都要!
经过雪乡二圣+完颜构三位奇行种的洗礼,在宋的官场六起六落,如今正在第七起的李纲老相公,做出了高段位的发言。
“帝姬,渊圣此言,与先帝不符啊。”
“当年先帝可不是这样嘱托的。”
李纲老相公是最有资格睁眼说瞎话(划掉),最有资格转述当年先帝说过什么。
“当年靖康之难先帝北狩路上,也曾托人带话回来给臣等:不必以他为念,雪耻拒敌为先。”
宋徽宗说过这样的话吗?
那无所谓,反正他又不能掀开棺材板来跟李纲对峙。
在李纲心里,能在辈分身份上压制渊圣,是先帝唯一能给国家赎罪于万一的机会了。
于是李纲也老泪纵横,看起来哭的比传说中的渊圣还惨:“帝姬是孝德过天的人,自然要遵从先帝的‘父言’。”
群臣叹为观止:啊,死了的太上皇,真是好的太上皇。
**
“活着的太上皇,真是好太上皇。”姜离看问题的角度,跟群臣们不太一样。
她原来还在想,什么契机禅位给柔福。
现在,机会这不就自己跑来了?
‘完颜构’得知赵桓这封信,为保全自身抢先做个太上皇拒收赵桓,岂不是其基操。
姜离:宋,神奇的朝代。
人家别的朝代顶多是当皇帝竞聘上岗,她在这儿想当个太上皇还得竞争……
不过,就以她的丰富经验,过往履历和百分百太上皇好评率——
姜离:这是我的岗位!
第110章 团战集结
船行向北,秋日渐浓。
岸边景色已然从两行翠绿,渐染秋金。
姜离看着窗外的景色,心情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有些惆怅:原本她这太上皇就业方向,绝对属于稀缺工种。
但架不住这是个神奇的时代,姜离确实碰上了千年难遇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
南宋初,别的多不多另说,但太上皇绝对多。
除了完颜构这位出名的太上皇,他的下一任皇帝宋孝宗,同样把皇位给了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这还没完,这个受禅位的皇帝宋光宗……也禅位给自己儿子了。
再加上雪山二圣,也就是说,从靖康元年到绍熙五年短短七十年里,两宋连着五位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