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办成那一日,孟惜墨亲自来定北侯府向他们二人道谢的同时,还带来了茶坊的账簿和一份契书。
契书上白纸黑字写着,之前她在沈知韫这里借的三百七十两,她还给沈知韫一部分,剩余的那部分则用属于她的那一半茶坊偿还。
沈知韫看向孟惜墨,她们相交多年,她已经十分了解了孟惜墨了,当即便问:“惜墨,你是有别的打算了?”
“嗯。”孟惜墨也不瞒沈知韫,“我想离开上京,去外面闯荡一番。”
沈知韫怎么都没想到,孟惜墨竟然会突然决定离开上京。明明孟秉文母子的事情已经妥善解决了,孟惜墨何必又……
电光石火间,沈知韫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她神色微顿,似是想提,但又怕孟惜墨伤心。正踌躇间,看出沈知韫在想什么的孟惜墨直接道:“我跟何良退亲了。”
孟家那晚的事闹的很大,街坊四邻都知道,何家那边更是不可能瞒得住。因着孟秉文好赌,何母本就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架不住何良喜欢。
可在得知,孟秉文曾将孟惜墨迷晕送给权贵做妾一事后,何母是说什么都不同意这门亲事了。
一面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面是他喜欢的姑娘,何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孟惜墨了解何良,所以她主动去何家退了亲。
“我之前一直困在上京,如今无事一身轻,便想去闯一闯,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孟惜墨一扫先前的委顿,整个人又如风中的柳枝,虽然轻柔但却有韧劲儿。
沈知韫见她想清楚了,也没说什么劝慰的话,只道:“那你将茶坊卖了,所得的银钱与先前那三百七十两,都算作是我借给你做生意的本金。日后待你挣到银子了,你再还给我。”
“那万一我挣不到银子呢?”
“你不会挣不到银子的。”沈知韫说的笃定。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孟惜墨的本事。而且如今没有孟家人的拖累,孟惜墨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孟惜墨也不是扭捏的人,沈知韫既这般信她,她也不推脱,而是重新写了一份借据,并签字画押递给沈知韫,她眼里闪着灼灼的光芒:“阿韫,给我两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连本带利将银子还给你。”
“嗯,我相信你。”
孟惜墨离京那天,是个细雨霏霏的阴天,贺令昭陪着沈知韫一道将孟惜墨送出城,看着她们二人在柳树下依依话别。
此时已是春三月了,城外的柳树绿叶岑岑,在斜风细雨中轻晃。
她们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之后,孟惜墨才上了马车,与沈知韫挥手告别。贺令昭撑着油纸伞站在沈知韫身侧,看着孟惜墨的马车走远之后,才意有所指道:“你看,竹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四十七章
贺令昭对曲清砚的敌意也不是一两天了, 沈知韫懒得搭理他,径自上马车去了。
贺令昭见状,立刻收伞跟了上去。马车进城不久,沈知韫就发现, 今日街上的热闹与之前放榜时有得一拼了, 其中还有不少学子在高兴奔走。
放榜的日期已过, 此刻榜上有名的学子们,应该正在积极筹备殿试,不可能在街上闲逛才是。
直到马车又往前走了一阵, 沈知韫才从他们的欢呼声中听出,陛下今晨下旨开了恩科。
这便意味着, 原本三年后才能再考的学子们,今年秋闱便能再次下场。这对一心想入仕的学子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
他们二人回到定北侯府时,就被王淑慧叫了过去。
王淑慧道:“你们外祖父的寿辰快到了, 往年我脱不开身,都是遣人送了贺礼去,但今年是你们外祖父的整寿,再只遣人去送贺礼也不成样子。不若今年就由你带着阿韫去给你们外祖父祝寿?”
王老太爷的寿辰在六月,他们五月从中旬从上京出发, 去太原待个月余, 然后七月从太原回京,到时候正好能赶上武学的入学选拔。
贺令昭这边没什么问题,他看向沈知韫。五月已是初夏了, 他怕沈知韫不愿意去。
沈知韫倒没那么娇弱, 如今既有出京游玩的机会,她便也应允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之后,王淑慧忙着筹备寿礼事宜,贺令昭则继续准备武学入学选拔一事。这天午后,贺令昭刚临摹完一张大字,就见康乐在画室门口探头探脑的。
贺令昭搁下笔,看了一眼歪在榻上,正在小憩的沈知韫,便蹑手蹑脚走了出去。
康乐来回了贺令昭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