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生产方式落后的古代,男性在体力上占优,一般情况下付出和贡献比女性多,这是无可辩驳的,不是一味地强调女性不卑就可以改变的。
不仅是从意识从改变男尊女卑的观念,还要从女人的力量方面改头换面。
她想要做的就是推动女性修炼《婠女心法》,提升女性的身体素质,直到女人和男人在力量上对等,并优于男性。那时候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不仅仅依靠男人,如果女人能做到男人能做的事情,而且能做得更好,那么女性凭什么还要处于弱势从属地位呢?
其实社会两性关系,从根本来说就是利益之争,另一种形式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谁拥有更强的力量就谁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说话的权力。
或许是因为萧沫本身以武出道的缘故,她坚信武力值的坚不可摧,谁有不如自己拥有力量。
当你一巴掌就可以扇飞男人的时候,她不相信女人们还会傻傻地甘心被奴役被驱使被轻视,继续卑微地被男人踩在脚下。
所以,大夏朝的女人们必须给她练武练起来,这也算是萧沫对女性的一种偏爱和私心。
萧沫任命柳青为总教练开设女子学馆,招收万名女子修习功法,而她们合格后就将分派全国各地,专门教授地方女子修习武艺。”
对于萧沫如此行为,朝臣们甚是不解,甚至出言反对,被她找了个怜惜天下女子体弱,所以特意传授功法的借口。并宣扬这可是神仙所创的功法,不但能保女子身强体健,更有助于繁衍子嗣,传承后代。
这倒让底下的女子少了抗拒,开始跃跃欲试地想修习武功,毕竟这可是天上神仙想出来的功法啊!
放开这件事不说,令外让朝堂上下诟病的就是萧沫对锦衣卫势力的放纵。韩重元再次出任锦衣卫指挥使,麾下人员大肆扩张,遍布朝野上下,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趋势。
锦衣卫下到深入乡下村庄之中,上到高门权贵之家,似乎到处都有锦衣卫的探子存在。
他们是萧沫的爪牙和眼线,忠实地贯彻她的意志,监视着上上下下的官员,看他们是否践行萧沫的主张和政策,一旦心有不轨者立即就抓出来抄家问斩。
这是萧沫有意识纵容的,毕竟她哪怕仗着‘神女’的身份,但终究只有一个人,也不是真神,没有宗族家眷可依靠支持,也没有多少志同道合的下属依附听令,根本压服不了所有人。
她靠着的就是强权和霸道,用严苛的律令和□□的狠绝来推进自己的主张和计划,这时候锦衣卫的嚣张跋扈和酷厉都是她所需要的,用来震慑住天下不服的人心。畏惧害怕也好,憎恨也罢,不要给她捣乱就好。
但是锦衣卫的权力也不是无限制的,萧沫更多赋予它们一种监督惩戒的职能,它们针对的主体是上层特权人士,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那些官员显贵的头上,一旦发觉不法之事就将人揪出来。
所以尽管有些官员将锦衣卫渲染得很可怕,百姓却没有多少感觉,只知道上面又有谁因为贪赃枉法被锦衣卫摘了乌纱帽,又有哪位老爷犯了法被锦衣卫抓住坐牢了,跟平民百姓秋毫无犯,貌似做的都是好事啊!
同时,武将也得到了重视,获得萧沫的扶持,势力开始在朝堂崛起。
在治理好内政的时候,朝廷开始着手收复被北狄侵占的城池。
同年,北狄大王子哈尔莫暗地里返回大漠,并说动北狄王出兵北疆,意图趁夏朝朝局震荡之时趁乱南下,侵占夏朝。
萧沫当即离开京城,亲率京城禁卫军赶赴北疆,抵御北狄大军。
那一战,萧沫亲自守城鼓舞士气,带领夏朝士兵抗住北狄的攻城之势。
等夏朝士兵重拾士气,有了和北狄一决输赢的决心,而后萧沫亲自出手,于光天化日之下单骑独闯北狄大营,连杀北狄王并麾下大将十六人,屠尽北狄王族血脉。
北狄瞬间吓退三百里,仓皇崩溃不成军,人心失散。
大夏乘势追击,不仅收回了此前失去的三座城池,更是将北狄逐出了大夏的地界。
这一战完全奠定了萧沫在军中名声,声势浩大更上一层楼,,被军民奉为神袛。
萧沫更毫不讳言自己是贪心的人,地再大她也不嫌多,北狄的土地她想要,北狄以外的天地她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