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州心中一喜,哎呀,如此一来自己不用大出血了,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萧沫暗暗摇头,她知道自古清官难寻,也不指望人家白璧无瑕,只要能做事不犯原则上的触犯底线的错误,她都忍了。
看事情谈得差不多了,萧沫和韩重元对视了一眼,带着人离开了。
柳青和苗千户一直充当背景板在后面大气不敢出的听着,此刻,她悄悄地对着苗千户道:“公主好威风啊!”
苗千户心有戚戚然的点头,所以这么厉害的公主,统领大人到底为什么想不开上心了呢?
他就不怕一个不小心惹恼公主,被一巴掌拍死吗?
大概是萧沫的威胁太具份量,宋知州果然开始安排接收难民事宜,反应还挺迅速的。
萧沫观察了两天,果然对方不是没有能力,就是漠视人命不想管而已,气成河豚。
驿馆里,林致瑜喝了几天药,在第三天也就好了,可以重新上路。
萧沫的队伍押着剩下的粮食物资,开始出城朝彬州出发。
宋知州恭恭敬敬地到城门口送行,只是此时城外已经没有了绝望麻木的灾民。
出发的那日天气阴沉沉的,不见阳光,好像在酝酿着下一场大雨。
萧沫心里有些发沉,这雨下了快一个月了吧,还要下到什么时候?
一路往彬州而去,渐渐的,他们在路上遇见逃难的灾民越来越多,一个个俱是神情恓惶,面黄肌瘦,形容憔悴。
有独自一人的,也有拖家带口的,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南下。
他们见到萧沫的车队,不顾旁边持刀警戒的锦衣卫,会跪在地上求赏一口吃的。
车队少不得停下弄些吃食给他们。
萧沫很是疑惑,安王不是已经到了彬州救灾吗,为什么灾民们还要逃亡,而且还越来越多?
韩重元派了人过去打听,柳青自告奋勇的去了,她近日从锦衣卫学得些问话的技巧,正好派上用场了。
半晌,柳青才跑回来,眼眸里满是气愤。
“公主,灾民们说根本没见到朝廷拔下的救灾钱粮,没有人管他们的死活。甚至,他们是被赶出彬州的,有人不想让灾民留在彬州。”柳青义愤填膺地告状。
萧沫疑惑地看了看韩重元,想问他知道怎么回事吗?
韩重元摇了摇头,情报还没有这么快传回到他手中。
萧沫开口:“你去问一下他们,要不要跟我们回去?如果不回去的话,赠送些干粮钱财,让他们暂且去通源城看看情况。”
好歹通源城离着近,如果以后想回到彬州也方便。
“嗯,我这就去办。”柳青掉头离开。
跟着公主的队伍能吃饱饭,安全有保障,但凡有活路谁会想离乡背井,所以大部分人都表示愿意跟着回去彬州。
两天的路程,越是靠近彬州,洪水肆虐过的痕迹越明显,道路基本都是泥泞不堪,车马难行。
天空也都是灰蒙蒙的,时不时的还会下些小雨,让人提心吊胆。
从灾民的口中,萧沫得知这次洪灾异常严重,波及了彬州三分之二的县城,被淹死的人不计其数,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萧沫听得心神异常沉重,但愿天灾早点过去,百姓生活早日恢复日常。
这天临近半下午,他们终于赶到了彬州城下。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城门紧紧关闭着,他们被关在了城门外。
照理说此时还没有到关城门的时间啊。
从城墙上可以见到绵延不绝的队伍,长长的队伍拖出去很远,像是一条长龙,看上去很是显眼。
他们这一行的队伍庞大,还拉着几十车粮食等物资,城墙上的守城卫士应该早就发现了才对,可是恁是没有人前来查问。
萧沫从马车上下来,仰头看向墙头,上面可以看见面目严肃巡逻站岗的士兵,连低头看一眼也无。
‘轰隆隆’,天空有大雷的声音,再不进城恐怕等会就会淋雨了。
队伍不禁有些骚动,毕竟一直赶路都是折磨人的,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渴望进城歇脚。
锦衣卫有人上前喊话交涉,上面却一直没有回应,好像没有听到似的。
韩重元盯着上面的眸光顿时阴沉下来,看打着的仪仗就该知道是公主驾到,如今这般敷衍,分明是没将萧沫看在眼里。
或许,是明知道萧沫在下面,故意关闭城门想来个下马威?
第125章
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韩重元控马上前,拿出锦衣卫指挥使令牌扔给苗千户:“去,问一问他们是不是目中无人,不将公主和本统领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