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锦杪意识到这位大小姐多半就是福福的娘亲。
李三棱连忙去抓来药,仔细叮嘱了该如何吃,何日来复诊。
“多谢。”
话间,锦杪咳嗽了两声。
李三棱观锦杪气色很差,正欲为她把脉。这时李晖板着张脸,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丫鬟见状,连忙行了一礼。
察觉到李晖的不悦,锦杪以为是自己耽搁太久,惹他不高兴了,于是拍拍丫鬟的手:“我们走吧。”
那边李三棱还想说什么,后边儿正好传来一道着急忙慌的叫喊:“李三棱,过来帮忙!”
“诶!来了!”李三棱不敢耽搁,连忙扭头去了后边儿。
一辆轮椅卡在了门槛处,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厮憋得满脸通红,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没能把轮椅给推出来。
李三棱卷起袖子拉住轮椅,喊了三轮号子,才和小厮一起把轮椅给拯救出来。
小厮连忙奔向不远处石桌边的一道身影。
“公子,轮椅好了!”
“你来得正好,我给你念个方子,你带这位老伯去抓药。”
李献春摸到手边的竹竿握紧,边念边站直了身体。
小厮记住后,招呼李三棱过来推轮椅,随后自个儿领着老伯抓药去了。
李三棱扶着李献春坐上轮椅,说起方才有人来送福福平安符的事。
李献春想起阿姐在信上说过的事,便问道:“她的眼睛可好些了?”
“看着不大好,准确来说是她整个人都不怎么好。”李三棱如实道。
李献春皱了皱眉,“她人在哪儿?”
“已经走了。”
话一出口,李三棱立马感觉到自家公子凉飕飕的凝视,他忙不迭补上一句:“我跟她说了复诊时间,只要她想自己眼睛复明,就一定会来。”
李献春不再对此事多作言语,“推我到前面去坐诊吧。”
“公子大病初愈就出来坐诊,要是老夫人知道了,肯定生气。”
李三棱原先是路边讨饭的一个乞儿,是李家给了他新生。
李三棱与李献春一起长大,两个人不像主仆,更像朋友,说话自然也就没那么多拘束。
李献春唇角微掀,“娘去了大相国寺为阿姐一家超度,只要你不说,娘就不会知道。”
确实是这么个理。
“那公子等会儿要是哪不舒服,一定要及时说。”
李三棱时常为他家公子操碎了心,眼睛看不见,还坚持坐诊。
这手和嗓子都已经恢复正常了,就是不知道眼睛什么时候才能好。
公子眼睛的问题,可比那位姑娘严重多了。
这边锦杪出了康顺堂,回到马车后,李晖说:“抱歉殿下,我有点事要去办,得晚点送您回宫了。”
“无妨。”
正好锦杪也不想这么快就回宫。
李晖把锦杪安顿在一家客栈后,就去老地方赴约了。
锦杪在客栈等了整整一天一夜也不见李晖回来,直觉告诉她不对劲。
回想起从李晖身上感到的不悦,锦杪叫来当时留在马车上的那个丫鬟。
“你可知那会儿马车上发生了何事?”
丫鬟只知当时有人往车里丢了封请柬,然后李晖很生气地下了马车,紧接着他们二人去了一个隐蔽处。
“爷不许奴婢跟着,奴婢就没过去,但奴婢把请柬收起来了。”
丫鬟忙找出请柬,念给锦杪听。
杯莫停……
那是帝京最繁华的酒楼。
进出那里的人,自然也是非比寻常。
锦杪大可以不管李晖,但若不是李晖,她恐怕已经被淹死了。
“准备一下,我们去一趟杯莫停。”
第60章
杯莫停内, 雕阑绣窗,灯火通明。两个丫鬟扶着锦杪跨过门槛,再绕过一道屏风, 美不胜收的场面令二人不由愣在了原地。
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店小二也算是见过许多贵人。但在看见锦杪的一刹那,店小二觉得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些贵人都比不上眼前这位。
虽然戴着帷帽,瞧不清脸, 但店小二就是觉得锦杪不一般。
店小二殷勤的招呼声唤回了两个丫鬟的神。
她们立马一人一句:
“我家主人是来寻人的。”
“劳烦小哥带我们去玉京箫。”
玉京箫是李晖赴约的房间。在杯莫停, 房间名字都是取自词牌名。
锦杪想起小十五突然有一天兴冲冲地跑来跟她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原以为是书馆或者什么清静的地方, 没想到是杯莫停。
记得当时小十五指着房门上的词牌名,信誓旦旦地向她保证,说只要日日来这儿, 他一定能够背会很多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