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秋握住裴出岫的手,与她说起林惟辰的决定,“待圣君寿辰过后,阿姊要同郡主回禹州去。”
裴出岫有些诧异,昔宁赌气似的打趣道,“你们如今是一家人,只有本宫是外人,林惟辰还是留在京城为好。”
“郡主待惟辰有恩,惟辰愿一生跟随郡主。”
林知秋抿起唇笑道,“阿姊重情义,却不善言辞,只怕对郡主不仅是感念恩情。”
昔宁红了面颊,林惟辰也静默着未否认自己的心意。
裴出岫端起酒盏又饮,“听闻凤后昨夜里被赐了白绫,陛下将二皇女发配了衮州,终身不得回京。”
颜卿似料到了这个结局,语气淡淡地说道,“陛下到底不忍亲手弑女,衮州近嘉南关,二皇女高傲心性,想必难以忍受庶民的劳苦,也算是终其一生不得解脱。”
“柳学龄以为董玉桂与那家丁皆已死去,便能逃脱惩处,可惜没有人证却留下了物证。当年她买通家丁,将几箱金银暗中送入林府。没成想这些被收没的财物,竟与织造司库银中的空缺对上了,顺着账簿又查到了主事赵旬亮。”
“柳学龄行事谨严,此事交由柳承鸿去办,想必她是懒得费心周转,便从织造司掏了金银出来。”话音一转,裴出岫问颜卿道,“刑部与大理寺判了她二人斩立决,师傅以为陛下当真会斩了她们吗?”
昭帝即位以来,仁慈为政,并未有过三品以上高官被判处斩首的。即便刑部量了刑,也多是临刑以前就获赦免改为流放了。
“陛下请了岐王同大理寺卿梁檀监斩,是想为三年前冤屈了林大人而矫枉弥补。”
颜卿并未言定柳相母女的终局,王府管事镜姨前来通传,称是太女殿下亲至了。
裴出岫将宴笺送去太女府,尽了心意,却也未期太女会来王府赴宴。
~
凤烨对中宫或许有怨,可比起庆贺中宫的寥落,她更盼望与惟辰姊弟团聚。
她们也不多言过去三年离别,各自经受的苦难,只是沉默着对饮了几杯暖酒。
酒不醉人,可今夜却是人欲纵意。
林知秋见太女神色晦暗,犹豫着问起太女夫,“殿下,承筠哥哥在府中还好吗?”
柳承筠怀有太女嫡嗣,且与当年的罪案并无干系,被陛下御令赦免于刑罚。但丞相府犯下重罪,他又如何能当作无事发生。
林惟辰的眸光幽暗了一瞬,她到底顾及太女的感受,并未当着众人揭穿柳承筠的真面目。
凤烨与柳承筠做了多年妻夫,恩爱不足却有相伴的情谊,他怀有身孕却猝然遭逢打击,成日里愈发得惊忧憔悴。
但这是柳相母女犯下的罪孽,不该由知秋与惟辰为此感到负罪,她遂温声回应道,“多谢知秋关怀,承筠在暖阁静养,御医院的医正日日照料着呢。”
“那就好。”林知秋轻声低喃道,“承筠哥哥体弱畏寒,幸好再有不久就是暖春了。”
宴罢过后,太女殿下要回府,昔宁郡主也要回宫。
王府门前,林惟辰跛行着来到裴出岫身旁,将柳承筠曾对知秋的所为悉数告与了她。
这些年,她总忍不住回想,若是当日未曾心软,而将柳承筠做过的事禀明母亲,她会否就会对二皇女与柳丞相多一些防备。
可惜追忆往事并不能改变过去。
“秋儿心善,知晓此事怕是要难过许久。”酒意作祟,林惟辰神色涩苦地抒意道,“惟辰不是一个称职的长姊,无论是当年还是现今皆保全不了他。”
裴出岫抿起嘴角,亦苦笑着轻拍了她的肩膀,“若论为人长姊,未央定比你还要失职。”
“不过你将知秋托付于未央,未央愿以性命起誓护他周全。”
回宫的马车上,轿帘落下,林惟辰终是留给她与知秋一抹释然的笑。
~
“阿姊此次从禹州回京后,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回到寝殿后,林知秋有些怅惘地垂首替裴出岫解开衣氅,她身上酒气甚重,许是在等朝廷审案的这段时日心思压抑得过狠了。
“每一回见她总是静默寡言,我总觉得她瞒了我许多事。”
裴出岫来到桌案前,喝下侍仆备好的醒酒汤,“你长姊疼爱你的心意一直未变,不告诉你也是怕你思虑过度。”
“纵使她不说,我也忧虑,昔宁郡主是禹州封王的嫡子。”他垂下眼帘,声音细弱地嘟囔道,“封王看重的是妻主,即便妻主无意迎娶,陛下还有许多女嗣,如今长姊的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