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母亲,今天看到十五哭成那样,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看得出,那孩子对敦妃还是有感情,是依赖的,可见敦妃以前对他是真好。
同时,作为一个女人,看着敦妃的痛苦,她也能感同身受,替她难过。
敦妃本性不坏,即便她一年前就已经知道事情真相了,可这一大年了,她也并未对十五皇子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来。
若是哪一日她幡然悔悟,而那时,十五仍旧愿意认她的话,说不定二人还可以做回母子。
毕竟,十五刚出生时,敦妃就帮着淑妃一起照顾了,整整八年的母子之情,无人能够替代,也没那么容易磨灭。
文昭帝一想到要是没有小九,十五可能就废了,他心里头就窝火,冷哼一声:“那你说怎么办?”
皇后耐心劝道:“臣妾是觉着,他们母子缘分,兴许还没尽呢。不如先这样,不做任何处理,就先这样放一放,本来按着年纪说,十五也早该搬出来了。”
“陛下,一想到桶桶说的,这阖宫的人都要排队领盒饭,最后也没剩几个,臣妾这心就发慌。”
“既然咱们生活在宫斗文里,臣妾觉得,大家到最后都死了的原因,可能关键就在这个“斗”字上,若是所有人都不斗,那是不是就都能活下来。”
“所以臣妾就想,往后遇到什么事,咱们先缓缓,别急着处置,陛下您说呢?”
文昭帝还没当够皇帝,他当然不想死,想都没想就点了头:“皇后说的在理,就依你。”
皇后松了一口气,“臣妾代敦妃谢过陛下。”
文昭帝扶起皇后,拍拍她的手:“这后宫,就是朕的皇后最能顾全大局,这么多年,多亏有你,朕才能安心于前朝。”
“陛下谬赞,臣妾没有您说的那么好。”皇后温柔浅笑,可在心里却学皇贵妃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要真觉得她这么好,守着她过不就完了,又何必左一个右一个不断地往后宫添新人。
文昭帝嗔道:“皇后何必过于自谦,在朕心中,皇后就是……”
薄情寡义的男人,鬼话连篇,皇后懒得听,突然哎呀一声打断他,“陛下,臣妾还忘了和您说了,大皇子妃有喜了。”
大皇子是陛下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的感情总是不一样的,何况大皇子文武皆能,恭谨孝顺,他还是颇为喜爱这个大儿子的。
只不过这么多年,他一直无所出,让他也颇为忧心。
听到这事,文昭帝心情大好,大手拍着皇后肩膀,哈哈笑着:“好,好,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文昭帝也是个能征善战的武才,力道不小,一高兴没控制好力道,一巴掌拍在皇后肩上,拍得皇后身子一矮,差点儿坐地上。
幸亏皇后下意识伸手抱住文昭帝腰,这才站稳,气得她嗔了一句:“陛下,臣妾哪能经得住您这样拍。”
随着两人年纪越来越大,皇后几乎很少在文昭帝面前露出这副小女人姿态,这样一句怨怪十足的话语,勾得文昭帝想起两人刚成亲那阵的温馨时光,心中一甜。
他哈哈笑着,牵着皇后的手往外走:“走,咱们去迎迎小九,若是过了这个重阳,小九好好的,朕就立太子。”
皇后猛地看向文昭帝,她刚说完大皇子妃有孕,陛下就说立太子,这说的可是要立大皇子?
皇后心中一喜,有心试探着问问,可想到陛下多疑的性子,又按捺下去,装作若无其事地跟着往外走。
刚走到殿门口,就见那两个不省心的玩意竟然用四条胳膊搭成个椅子,抬着小九一颠一颠走进院门来。
胖嘟嘟的小姑娘两只小胖胳膊搂着两个姐姐的脖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光是看着,心情就跟着好起来。
帝后二人都笑了,齐齐松开牵在一起的手,不约而同朝着小姑娘伸出手去,异口同声道:“小九来。”
这该死的默契,让两人不禁对望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七八公主没想到皇帝和皇后竟然走出门来迎,立马把小九放在地上,三人行礼请安。
文昭帝喊了起,随后弯腰对着小九招手:“过来父皇这里。”
季瑾悠走上前去,仰起小脑袋,看着高大的皇帝,甜甜地喊了句父皇。
文昭帝乐得合不拢嘴,伸手掐着小姑娘的小胖腰把她抱起来,“小九,可有想父皇啊?”
季瑾悠点了点头,算作回应。陛下你昨儿还不认识我,今儿就想让我想你,那怎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