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看见,季瑾悠也不再躲,从柱子后出来,看了一眼四周的宫人侍卫,行了一礼,故作不熟:“见过太子殿下。”
披着红色斗篷的小姑娘装模作样,薛翊礼轻笑,停下脚步,收回了即将伸出去的手,拱手还了一礼:“小公主。”
见他很配合,季瑾悠忍不住笑了:“太子殿下可是要出宫,刚好顺路,我送送你。”
薛翊礼便说好,两人并排往外走,走出一段距离,季瑾悠才小声问:“你怎么来了?咱们俩的事,你同我父皇说了?我父皇怎么说,发了脾气没?”
小姑娘语气急切,问出一连串的问题,薛翊礼笑笑,一一回答。
听闻文昭帝不曾发火,季瑾悠悬着的心落地,又一脸担忧地问:“你当真要为了我迁都?会不会很麻烦?朝臣们会同意吗?你父皇怎能说,他会不会斥……”
薛翊礼停下脚步,伸手在喋喋不休的小姑娘头上揉了揉,打断她:“别担心,一切有我。”
季瑾悠正准备再问,梁全从后头追出来,老远就喊:“小公主,请留步,陛下宣您。”
薛翊礼看了一眼拼命招手的梁全,又揉了揉季瑾悠的头顶:“去吧,明日我们再见。”
季瑾悠应好,跟着梁全走了。
进了殿内,就见文昭帝沉着一张脸望过来,季瑾悠心虚地嘿嘿笑,磨磨蹭蹭走过去,绕到文昭帝身后,给他捶背:“父皇辛苦了。”
文昭帝冷哼一声,“少给朕灌迷魂汤,说说吧,你和薛翊礼是怎么一回事。”
季瑾悠便老老实实把在大耀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说完趴在文昭帝肩上:“父皇,若儿臣想嫁他,您会答应吗?”
文昭帝又哼了一声:“没良心的东西,你就忍心抛下你父皇母后还有你母妃?”
文昭帝虽说花心多情,惹了后宫众多嫔妃伤心难过,可对待儿女们还算尽职尽责,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父亲。
季瑾悠这么多年被他宠着长大,一想到以后可能没那么容易见面,心中还是很不舍的。
她蹲到文昭帝身旁,仰着脑袋眼巴巴看着他:“父皇,儿臣舍不得您,舍不得母后,舍不得母妃,也舍不得哥哥姐姐们。”
“可儿臣一想到要是不能和他在一起,心里就堵得慌,难过得想流泪。”
看着小女儿那眼泪汪汪的可怜样,文昭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重重叹了口气:“罢了,你想嫁就嫁吧,放心,有朕在,有你大皇兄在,两国不会再起战事,不会让你陷入两难的境地。”
若是没有悠悠和桶桶,这一皇宫的人早就死光了,大盛也被人给灭了,且还是被薛翊礼那狼崽子给灭的,哪里还有机会让他在这为了儿女婚事操心。
若是早些年他知道那狼崽子会灭了大盛,他一定会斩草除根以除后患。可惜等他知晓的时候已经晚了,薛翊礼已经回了大耀,并站稳了脚跟。
只能说,一切皆有定数。
得益于悠悠和桶桶的那些对话,如今大盛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好好的。
薛翊礼也并没有像原剧情那样,带兵来攻打大盛,只不过如今要娶走他最喜爱的女儿,这或许就是冥冥中注定的。
他是死活都不愿意把女儿嫁去那么远的,可他不想让悠悠为难,一丝一毫的伤心都不行。
文昭帝重重叹了口气,慈爱地看着季瑾悠:“悠悠,如今咱们大盛国富兵强,你哥哥们,侄子们也都争气,有父皇和他们为你撑腰,你即便嫁过去也随心所欲地活,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若哪日那竖子敢欺负你,让你受了委屈,你给父皇送信,父皇亲自带兵踏平大耀。”
季瑾悠的内心十分矛盾,一边舍不得薛翊礼担心文昭帝不同意,一边又舍不得家人,此刻一听文昭帝那掷地有声的承诺,她心中又暖又酸,一把抱住文昭帝胳膊,呜呜哭了:“父皇,儿臣不嫁给他了,就留在宫里守着您和母妃她们一辈子。”
文昭帝原本就难受,见小女儿哭得惨兮兮,他也红了眼眶,大手摸着小姑娘的头:“哭什么,没出息,一个男人而已,想嫁便嫁,嫁过一回不留遗憾,回头不行咱就休了他,父皇再给你挑一个更好的,若一个不满意,就学你二姐姐,多挑几个养在府里……”
“父皇,我才不要学二姐姐。”季瑾悠破涕为笑,及时打断文昭帝的胡言乱语。
文昭帝松了口,皇后等人虽不舍小姑娘远嫁,可也没再说什么。
大家和文昭帝的想法一样,他们能好好地活到现在,全靠悠悠,他们舍不得小姑娘,可也愿意让她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