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想了想,摇了下头:“不必管,随他去。”
若老七所言之事能成,对他而言,倒是一件大好事。
随从应是,行礼准备告退。
二皇子又吩咐道:“盯住他,别让他将事情牵扯到咱们府上。”
---
妙云轩,如妃陪着父母唠着家常,她迫不及待地拉着父母问东问西,把家里的人和事全都打听了个遍。
听闻家中一切都好,兄嫂又添了两个小侄子,她心中高兴,连连说好。
随后在许父许母的追问下,她将这些年在皇宫里的大事小情捡重要的,让人高兴的,说给二老听。
许父和许母听得感慨万分,许父满面荣光,半开玩笑地说道:“真没想到,我闺女这鹌鹑一样的性子,竟能在这后宫混得如鱼得水,竟然还升了妃,真真是令为父刮目相看。”
许母则瞪他一眼,嗔道:“后宅女子多不易,又何况是在这后宫里头,我儿指不定吃了多少苦头,才熬到今日这番光景,老爷莫要说风凉话。”
知女莫若母,许母瞧着自家闺女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如意的,可她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她从凤仪宫一路走过来,发现自家闺女住的院子最是偏僻,地方还这么小,名字都只是“轩”,连宫都算不上,且听说自家闺女封妃也只是最近这段时日的事,由此可见,自家闺女以前是不得宠的。
听着许母的一番话,如妃鼻头一酸,险些掉下泪来。
这些年的不容易,原本过去也就过去了。可如今被自家娘亲说中,心中又无端端生出许多委屈来,若不是顾忌两个孩子在场,不好丢了做娘亲的颜面,她都要扑到许母怀里大哭一场。
许母能想到的,许父作为官场之人,又怎会想不到,只不过是见自家闺女为了让他们安心,只捡轻松高兴的事说,他便也不想拆穿罢了。
可眼下被自家夫人戳破,他也装不下去了,轻轻叹了口气,沉默不言。
季瑾悠坐在许母怀中,十七皇子则被许父揽在身边,两个孩子一直静静听着长辈们说话,眼下见气氛突然变沉闷压抑起来,外祖母和母妃更是红了眼眶,兄妹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季瑾悠在许母怀里拱啊拱:“外祖母,外祖母。”
小奶团子快拱成一个球,许母看得好笑,把小胖姑娘抱起来拍了拍:“好悠悠,外祖母在呢。”
季瑾悠搂着许母的脖子:“外祖母,悠悠有礼物送给您和外祖父。”
说罢伸着小手一指十七皇子:“哥哥也有礼物的。”
十七有些害羞地点点头。
一听悠悠这话,许母拍了下脑门,说道:“哎呦,瞧我,老糊涂了,都忘了给孩子们见面礼。”
说罢又嗔了一眼许父:“老爷也是,都不记得提醒我一声。”
许父也笑:“谁说不是,竟顾着说话了。”
许母赶紧把贴身丫鬟喊了进来,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不过因为事先并不知道十七的事,所以只备了一份。
不过好在当时想着头一回见外孙女,便可着劲儿地把好东西都装了来,眼下就算分作两份,两个孩子一人一半,也丝毫不显寒酸。
季瑾悠和十七面前各摆了一个沉甸甸的匣子,两人齐齐抬头,眨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向如妃。
如妃忍不住笑:“还不快谢过外祖父和外祖母。”
两个孩子都笑了,齐齐朝着许父和许母行礼道谢。
十七虽然过于害羞了些,可小小年纪,可举手投足稳重有礼,许父看得心中欢喜,暗道这孩子是个可造之材,伸手将小男孩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连道:“好孩子。”
再看胖乎乎的小团子,行个礼歪歪扭扭,着实可人,逗得许母忍俊不禁,一把将人抱起来狠狠亲了一口。
兄妹二人得了外祖父母的礼物,便牵着手跑回里间,把两人头一天准备好的礼物拿了出来。
季瑾悠吭哧吭哧抱着两个小锦盒出来,往榻上一放,伸着小手指了指十七手里的两个盒子:“哥哥,你先送。”
原本昨天兄妹俩商量好的,小九先送,可没想到她突然变卦,十七有些紧张,可见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有母妃全都笑着看他,他便也不好去和小九说让她先。
小男孩深呼吸一口,鼓足勇气,抱着盒子上前:“外祖父,这是一套文房四宝,是送给您的。”
许父笑着接过,打开看了看,十分高兴:“好孩子,有心了,这可是难得的一套佳品,外祖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