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捧起那井水来试了一口,觉得那水挺甜的,比村口那口老井的还甜。这样一来不但吃的水不用再愁了,还可以拿来养稻田。
在这干旱的年代,去村口挑水回来用也是个麻烦事,整个村子的人都在抢着用,要是去迟了还会没有水。
有时候那老井的水也会不够水用,没水的时候,有时只能半夜没人挑的时候先别人一步去挑。
现在自家的稻田旁边的水井有水了,就不用去村里面跟人家抢水用了。稻田有水就不会干旱死了,在这个缺粮年代,肯定可以卖个高价。
古婆子看见匆匆走进院子,刚放下锄头,又急急忙忙去关院门的老伴,就知道肯定又有事了,只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好院门之后,古老头子才把井里有水的事情告诉家里人。
听了这消息一家人都很高兴,可他们的心里像明镜似的,这事儿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可不能一下子就让村里面的人知道了。
二年没下雨,这地都晒裂了,家家户户都困难,虽说他们这里的水渠大,水源要比其他的村子水源足一些,是以还没穷到要卖孩子的地步,可是眼下这日子也不好过。
这几年先是蝗灾来了,又有旱灾,可这粮税丝毫不减免,是以只要能有吃的,可以活下去就已经很不易了。
是以现在古家人要杀野鸡吃,他们都担心野鸡的香味儿传出去,会招人妒忌,只能关起门来,偷偷弄吃的。
古老婆子指挥着林小雨杀了两只野鸡,一只拿来闷蘑菇,另一只用牛奶木放在一起煲汤。
只是他们没料到,那牛奶木弄出来的汤,关着门,香味儿还是飘出了院子外面去了,村民们都闻到了香味儿。
村民有好事的,闻到香味儿,都站在自家门口,用鼻子拼命的吸着香味儿,张望着飘来香味儿的方向,是古老婆子家飘出来的。
他们在议论着,这古家老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这时候就突然有人说看见古老婆子,回来的时候牛车上面多了一个女孩子,大家马上明白这应该就是用粮食给老大换回来的媳妇。
这古老头子一家还真的是舍得吃,这个年头不过年也不过节的有肉吃,真是让人羡慕死了。突然有个村民在旁边说,“这年头古老婆子家还有肉吃,这古老婆子家也太有钱了吧,等大家伙没粮食吃的时候,就上她家借粮去。”
“你这人算盘还打得挺响的,自己想去古老婆子家借粮,还想让别人给带头,你当大家都是傻子吗?你以为你是谁啊?好吃懒做的,人家的粮食是大风刮来的吗?亏你好意思提出这馊主意来。”
“呵呵,古老婆子的大儿子傻,你又不傻,有便宜不占,是傻蛋。”那人继续厚着脸皮说。
村民们全都笑了起来。
接着村里人都开始聊起粮食的话题来,他们都挺佩服古老婆子的。别看古老婆子不怎么去做田地,一天到晚就在家里忙家务活。
可人家会持家,早几年前就在村里提前买了好多田地,古家的男人很勤快,是以不管是蝗灾,还是旱灾,饿着谁也不会饿到他们一家子。
古家的厨房里,小雨在往灶里添柴烧火,古老婆子在锅里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肉,一碗汤,又装了一碗白米饭,放在一块托板上。
这才送到她跟前,交代道:“端到你大房的屋里去,把这吃食送去给你丈夫,他脾气不太好,你第一次去见他,顺着他点。” 她说完,还指了指厨房右手边的那个房子。
林小雨听了婆母的叮嘱,心里面越发的忐忑,传言这古家老大,不但傻,还会打人,她还没见过这傻子,也不知道傻成怎样,心里没有底。
古老婆子这时却在想着,这老大媳妇出身虽然穷,没有任何嫁妆带过来。可这女人今天才进门,就喜事连连的,应该是个有福气的。
她也不指望她有多能干,只要他能够把自己大儿子照顾好就行了。
要是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会照顾,那就白白养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浪费自家粮食。要是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会照顾,那就白白养多了一张嘴在家里面吃饭。
林小雨双手小心翼翼的托看吃食,硬着头皮走出厨房门口。对于婆母的话,她不敢有任何忓逆她的意。
她刚从厨房走出来,就看到了二弟媳和三弟媳,俩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过来了,看得她浑身都不自在的。
因为她自己知道,自己身上那补丁带着补丁的衣服,实在是跟这家子的人,在穿着上明显的格格不入。
她端着食物,只能用身子轻轻碰开门,侧身走进房里,房里的光线不是很好,好在里面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