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医:相公别太撩(325)

老夫人一脸慈爱:“你这么说就是谦虚了,陶家人团结,发达是迟早的。”

“那是,得到了老夫人的指点,可不就是提前过上了好日子。”

两人越聊越起劲,老夫人亲自带着薛宛儿巡视了整个铺子,并且跟她说了哪些东西是最好卖的。

传统的编绳销量锐减了,好卖的都是那些实用型的东西,比如挎包,篮子,还有孩子玩的编绳玩具等等。

薛宛儿打量的这些编绳,发现用的绳子粗细不一。

编制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她心里有了想法:“老夫人,既然现在的编绳是走实用型的,我还有些新奇的编法,保证人人都能用上的。”

“哦,是吗?”老夫人被她吊起了兴趣,邀请她去雅间里面坐。

所谓的雅间也不过是隔了一道珠帘,可以看到铺子的全貌。

他们坐在座位上品着茶,薛宛儿道:“老夫人,麻烦给我拿一些编织用的线绳,大小不一,粗细都可以。”

老夫人不知道她想做什么,但还是根据她的要求点点头:“编绳有的是,你想要多少都可以。”

薛宛儿又道:“好,那就麻烦拿些线绳过来,再请伙计找两根纤细的竹签给我。”

老夫人唤来掌柜,根据她的要求拿了一堆的编绳用的线,又吩咐伙计现场削了两根比筷子细很多的竹签。

薛宛儿便当着这些人的面,挑了一些跟毛线差不多粗细的绳子,用两根竹签灵活的摆弄。

众人瞧着瞧着,目光闪闪发亮,只见薛宛儿的手法非常灵活。

她手中的两根竹签跟这些线,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众人的目不转睛中,便钩织成好看的图案,形成了手帕般大小。

对上他们的神奇目光,薛宛儿翘着嘴角,更惊奇的还在后头呢。

这些线完全可以当毛线来用,可以编织围巾,衣裳,手套,线鞋等等。

这些现代的手艺活,放在这里,随便一样都很实用。

但编织这门手艺,对这些一窍不通的古人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万事开头难,这需要慢慢的过渡。

老夫人就这么一眨不眨的看着,就看见薛宛儿灵巧的手,就跟变戏法一般,把普通的一根线,编织成一块手帕大小,未免也太神奇了。

薛宛儿见状,趁热打铁的将自己的想法,跟老夫人说了一下。

很快,她浑黄的珠子更加的透亮了。

“妙啊,宛儿你居然能想出这么多实用的东西。咱们平时做一件衣裳,又是养蚕,又是织布的,整个过程相当漫长。

但如果是用这种线编织衣裳,速度快又保暖,确实不错。”

老夫人是个生意人,年轻时就跟着苏家走南闯北。

她见识面比较广,听薛宛儿这么一说,她心里便有一个大概轮廓。

掌柜却是头一次听说,真没有想到一根小小的线,可以编织这么多的东西,更是对薛宛儿佩服不已。

“老夫人,我说的这些东西,我这几天会抽空编织好,拿过来给您过目。

到时我们再谈合作。”薛宛儿胸有成竹。

她已经有了思路了,她的技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买断,而是想拿分红。

老夫人还挺期待,她做生意这么多年,渐渐的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很多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刚开始很难卖动,但一旦让老百姓知道这些好处,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只不过刚开始要试卖,会消耗很多时间,但一旦进入了轨道,这些东西就会很畅销。

尤其是薛宛儿自带招财属性,跟她合作准没错。

老夫人笑眯眯道:“好,那就等你做好给我过目,再谈条件。”

“好,一言为定。”薛宛儿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她得储备一些银子,后续周游天下,用钱的地方多得是。

这门技术藏在自己的脑子里,分文不值,碰到欣赏她手艺的人,却可价值万金。

第252章 干活

薛宛儿临走时,拿了一堆粗细均匀的线绳回去,其粗细程度跟现代的毛线相差无二。

回到陶府,她直接去了府里的一片小竹林。

挑了棵粗壮的竹子,让蓝芩砍了,先取一截竹子,按照她说的要求,做些毛线签。

陶哲来寻她时,就见这对主仆,在竹林边忙活。

他不由好奇:“媳妇,你在做什么呢?”

薛宛儿答:“我让蓝芩切一些毛线签,我有用。”

说着,她便用手比划了下,简单的将形状,作用形容了一遍。

陶哲好久没干农活了,眼下听罢,有些手痒痒的:“我来吧。”

蓝芩可不敢把手里的镰刀递给他,堂堂的丞相大人怎么可以干这些粗活呢?

却见薛宛儿点点头:“蓝芩,给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