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陶哲体力却好得惊人,总把她折腾到后半夜。
那次数多得,似乎要把从前落下的都要补回来。
第190章 喜帖
“宛儿姐姐,多谢你的教导,我会牢牢的记在心里。”
郝羽彤感激万分后,便发现她的脸红扑扑的,又好奇的问:“你的脸怎么那么红?”
正当薛宛儿尴尬找理由时,就有宫女匆匆过来禀告:
“郝小姐,皇后娘娘请您过去长春宫,状元郎也来了。”
“真的啊。”郝羽彤高兴不已,一抹红晕飘上俏脸:“好,我这就过去。”
“跟随奴婢来。”
“宛儿姐姐,那我先告退了,有空再聊。”
薛宛儿也是被她的笑意感动道:“好,你先忙。”
见那抹雀跃的俏影跟着那名宫女出去,薛宛儿在想,看来稳重如郝羽彤,也有这么少女不淡定的一面。
薛宛儿在皇宫里待了两天,征得皇后同意,回府了。
看惯了富丽堂皇的皇宫,还不如看陶府的一砖一瓦亲切。
府里的下人们,看到薛宛儿回来,既惊喜又万分恭敬热情:“夫人总算是平安回来了,对了,刚凌公子上门过。”
“凌东宇?”薛宛儿秒懂。
这凌东宇定是成亲没经验,过来讨教一番的。
也不知他们的日子是定在了哪一天,这成亲可是人生大事,必定要好生准备一番。
那这样的话,凌府的人,肯定会过来京城一些。
下人拿了一张喜帖递给她道:“是的夫人,凌公子说让您看看这个,就会明白。”
这烫金的红色喜帖,还真是灼人眼球,拿在手里都跟烫手似的。
打开一看,便有凌东宇跟郝羽彤结成连理的字样,时间是十月初八。
她扳着手指头算算,还有半个月的样子。
这时间还挺紧凑的,想必皇后选得日子,必定是黄道吉日,宜娶宜嫁。
“嗯,是要喝凌公子的喜酒了,这是大喜的事。”
薛宛儿哼着小曲进去,走在府里的石子小路上,从头到尾都是畅快。
还真是金窝银窝,不如她家的狗窝。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陶府虽小,但打理的很温馨,几个下人做事也兢兢业业。
这人少够使唤,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想想皇后那,一个宫殿,光是伺候人的太监跟宫女,就有二十多个。
人多嘴杂的,一点都不自在。
“夫人,你可算是回来了。”蓝芩正在打扫卧房,见薛宛儿毫发无伤的回来,几乎要喜极而泣。
实在是那天晚上的阵仗太过于吓人,惊得下人们一夜未眠。
陶哲率先回来,告知情况后,他们松了一口气后,又开始担心夫人。
眼下看着她好好的,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
薛宛儿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水,又吃了吃桌上的点心:“还是府里自在,好在皇宫里也才呆了两天。”
“那小豆丁便长住皇宫了吧。”蓝芩问道,又看着她放在桌上的喜帖:“凌公子都要成亲了,好快。”
记得那时候,他还是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公子。
“是啊,到了这个年纪也该成家了。希望这桩姻缘,能幸福美满。”
在薛宛儿看来赐婚或许是好事,要不然就凭凌东宇这冷冰冰的性格,自己找的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事。
“那个官宦千金,奴婢倒是有印象,长得很标致,性格也好,这一冷一热搭配起来也算和谐。”
薛宛儿听得她说的头头是道,不由笑道:“看来,我们的蓝芩小姑娘还挺懂爱情的,怎么有心上人了?”
“主子,没有的事。主子再这样说的话,是想赶奴婢走吗?”
“好了,跟你开玩笑的。”
“那就好,”蓝芩松了一口气。
薛宛儿就这么随便试探了一下 ,也没发现什么迹象,看来蓝芩情窦还没初开。
说实话这么好的姑娘,舍不得她离开,但又不想耽误她,唯有顺其自然。
下午的时候,薛宛儿去开了一会铺子,也卖出点东西。
今个生意便冷清许多,这也怪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有稳定的客源才怪。
手里有多余的钱,对于开铺子像极了打发时间而已。
蓝芩在忙,她闲暇之余就会看看医书。
这会街道边传来一阵尖锐的吵闹声,薛宛儿定睛一看,是一位布衣青年拦着一位扛着药箱的老者。
“大夫,求求你不要走,救救我家娘子。”青年满脸焦虑,又面如死灰。
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办法了,唯有死死的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小哥,我不是不救,而是没办法。这接生原本是稳婆的事,好几个稳婆都没办法,老夫也无力回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