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陶哲是要当官的人,敢欺负他的妹妹,是不是得掂量一下自个儿?
“娘,你……”陶花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薛宛儿忍不住提醒:“陶花,你就安心的在这住两天,你就算嫁出去了,也是陶家人,婆婆不会不管你的。”
陶花听罢,哭的更加伤心。
想到母亲的用心良苦,心中的悔意更甚。
当初若是听得进去劝告,现在也不用过这苦日子。
她原本想着陶家也是穷过来的,但一家人还算其乐融融,只要两夫妻同心,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谁知这杜刚越发的好吃懒做,有时候在外头受了气,还会对她拳打脚踢。
她这无处诉苦,又不敢回娘家,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
蒋氏看她哭,心都隐隐作疼:“好了,别哭了,回屋里待着,我去做饭。”
“娘,我帮你烧火。”
“随你。”
陶花这才破涕为笑,母女两人的关系也算得到了缓和。
中饭陶家的饭菜比较简单,到了晚饭就比较丰富了。
蒋氏特意让人在镇上带了猪肉,鸽子肉回来。
今晚上是大锅饭,陶家人都要一块吃的,菜准备的比较多。
薛宛儿掌勺,陶花洗菜切菜,蒋氏则负责烧火。
陶花这回到娘家,还是有些格格不入,想起丈夫都被赶走了,会不会生她的气。
这一不留神,菜刀都切到了手。
嗤的一声,她赶紧将手指放进嘴里吸了一口。
“小姑,你没事吧?”薛宛儿看了下,伤口还不小呃,她赶紧将人拉到了屋里,给她上了一些止血药,再用白布缠绕一节。
动作利落又轻盈。
“宛儿,听说你会医术,三哥的腿是你治好的?”
“嗯。”薛宛儿看着她走神的样子,忙岔开话题:“小姑,你就在这歇会,我来就成了。”
“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哪有,本就不该让客人忙的。”
“我是客人……”陶花眼泪汪汪的,薛宛儿自知说错了话,忙将炖好的鸽子汤盛出来:“小姑,这一小碗你喝了,帮忙尝尝,看够味了没。”
陶花好久没闻到肉香了,这一闻都有些咽口水。
她品尝这小碗的鸽子汤,都有些意犹未尽:“很好喝,入味的。”
“行,那锅里的菜盛出来后,还一个菜,咱们就可以上桌了。”薛宛儿见她不搭理,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陶花是挺敏感的,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落到她的耳朵里就会想东想西。
很快,五菜一汤便上桌了,难得的丰盛,陶家人全都聚在了一块,加上陶花,也算是集齐了。
多了两个小娃娃吃饭,跟打架似的,特别好玩。
看着孩子们吃得满嘴是油,大人们也备觉得有食欲,唯有陶花都不知道怎么下筷。
陶家的饭菜日常,在她眼里成了过年的待遇。
“陶花,吃菜。”
“吃菜,看孩子们吃得多有食欲。”
两个嫂子轮番给她夹菜,就连对她有怨气的蒋氏,也给了她一块红烧肉:“吃吧,看瘦得跟什么似的。”
大人瘦也就算了,两个孩子瘦得都皮包骨,瞧那脸颊凹陷,跟眼睛凸起,怪吓人的。
感受到久违的关爱,桃花眼睛瞬间红了,原来家人都那么关爱她。
这里才是她最后的港湾:“对不起,爹娘,大哥大嫂,我……”
话才开了个头,便哽咽住了。
“行了,吃饭就吃饭,说这些干啥?”蒋氏横了她一眼,并端给她一碗鸽子汤:“多喝点,专为你炖的。”
“谢谢娘。”一顿晚饭,吃的她是泪流满面。
李凤梅频频摇头,跟薛宛儿交头接耳道:“看来,这小姑这些年受了很多苦。”
“可不是,当初我们都不看好杜刚,两家都没谈彩礼,人就跟过去了,成亲也是草率了事。”李凤梅觉得嫁个穷人没关系,但基本的礼仪要到位。
没钱就没钱的过法,但心意必须到,不能敷衍了事。
“哎……”薛宛儿叹息。
她是没什么好说的,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她若是过成这样一定会离开。
但站在陶家人的立场上,最多给点男方威慑,私底下给陶花一点钱,让她日子好过些。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饭后,众人洗漱便各回各屋的歇息。
陶花睡的那间是客房,她没带衣服,就是空着手过来的,眼下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倒是薛宛儿找了自己没穿过的新衣裳给她,两个小娃娃则是穿着小豆丁的衣裳。
衣裳是长了点,聊胜于无。
换洗过后的陶花,欢喜的摸着质地上好的衣裳,这手感,这料子,穿在身上就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