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山脚下,顺便摘了点蒲公英。”
蒋氏扫了她的箩筐一眼,一大半的绿色,摘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想到她打听过,她今儿在娘家的表现,没给他们丢脸,也就没什么好挑刺的:“以后干完活早点回来,饭轮流做,但是这家务活你要多干。”
俞桂香得意了下,这下好了,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懒。
像洗衣服,扫地,择菜的事,都推给老三媳妇,薛宛儿都偷懒了两三个月,也该补回去了。
薛宛儿对做家务没啥,但不喜欢被人算计,看二嫂这眼神,明显的占她便宜。
她道:“婆婆,我可以干活,但不喜欢大包大揽。”
“什么意思?”蒋氏不解。
俞桂香脸都绿了,这个小蹄子是变聪明了,她有预感接下来的话,就是针对她的。
果然就听见薛宛儿说:“之前不是说家里的饭,一人一天?那家务也一起,这样分配公平。”
俞桂香反驳道:“还以为你变好了,是学会耍滑头了。”
薛宛儿笑了笑:“可是我得挣钱,若是被家务事占据太多时间,那么多的络子哪有时间打?”
果然一提钱,效果十分显著,不服的那个人立马就闭嘴了,就连婆婆刚窜起的火儿也灭了。
薛宛儿看吃饭还有一会,将背篓放堂屋,就开始打络子。
下田回家吃饭的男人们,看到薛宛儿这么勤快,啧啧夸道:“老三媳妇的络子打的不错,家里又多一份收入,真好。”
这无疑是挑拨离间,那几个女人的脸都绿了。
会挣钱就是王道,家务上偷懒一点也没人说什么,这个家这么穷,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她得想办法谋出路,靠打络子,就算手打残,也挣不出多少。
“爹,大哥,三弟,你们辛苦了,赶紧坐下歇会,饭菜马上就好了。”俞桂香忙示好道。
“不累。”陶成喝了碗水,就站在薛宛儿跟前,看她干活。
那十根手指黑瘦,动作还挺灵敏,这红绳在她指尖缠绕,就成了美丽的结,也是有几下子。
她能改变,能静下心来跟三弟过日子,这是好事。
“弟妹,这络子若是能挣钱,家务可以分给你大嫂一些。”陶成提议道。
薛宛儿抬头看他,挺意外他这么说的,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她,点点头道:“嗯。”
“这样最好,但你若是还搞幺蛾子,别说三弟不打你,我当大哥可要下手了。”陶成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想要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
薛宛儿嘴角抽了抽,原来是在这等着了。
话虽然难听,不过能看出他护着弟弟。
吃完饭后,一家人各忙各的,薛宛儿继续打络子。
蒋氏道:“家务你可以不干,但是没凉开水了,你去烧点。若是水缸里的水不多,去挑点。”
“好的,婆婆。”薛宛儿任劳任怨的乖巧模样,让人有气无处发。
灶房里李凤梅在洗碗,薛宛儿见靠窗的锅已经洗好了,就用来烧白开水。
水缸里的水不多了,还真的要挑水,她赶紧去找木桶 。
第13章 家丑不可外扬
陶老头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看见蒋氏在发号施令,不禁说了句:“好了,差不多就成了,难得她想通了,切不可逼太急。”
“什么叫逼急,若不是家里穷,这个媳妇都休几回了。”蒋氏心头的火憋了几个月, 肯定要一点点发泄出来。
再说,婆婆就要使唤媳妇,立威风,要不然可管不了。
薛宛儿不知道婆家人的算计,她只干好力所能及的活,烧水很容易,就是这挑水费点力气。
她拿起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木桶晃晃悠悠出去了。
村里就两个井,一个村口,一个村尾。
她家离村尾比较近,这一路出去遇到不少村民。
“呦,陶家丑媳妇真勤快。”
“应该的。”薛宛儿笑了笑。
“也是,你之前天天不干活,就知道寻死腻活,眼下得多干点活,要不然你婆婆肯定饶不了你。”有村妇一脸八卦道。
“大娘,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不提,不提,你能想通最好不过。”看到陶家蒋氏在门口张望,妇人也就是客套了下,就赶紧出去了。
蒋氏脸色不太好,横了薛宛儿一眼:“我警告你,别在外头说三道四,家丑不可外扬。”
“婆婆,我没有。”要不是看在这是恩人的母亲,薛宛儿真想厉声顶过去。
算了,小不惹则乱大谋。
蒋氏拿着桶,打了水上来,水到入木桶时,都溅到了薛宛儿布鞋上:“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挑回去。”
“好。”薛宛儿挑了下,还挺重的。
她是一名医生,基本不干重活,不过也能挑的起来,大概是这具身体干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