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宛儿认真点点头;“嗯,不止是打络子,只要能挣钱的我都干。”她年轻,有的是拼劲,这个家太穷,必须得改善。
还有陶哲的脚也不能拖,这过日子哪样不要钱,靠她那点嫁妆坐吃山空,也撑不了多久。
老大陶成将锄头拿进屋,插了一句:“打络子好,家里多一个人挣钱也好。”
这话又是在打脸,从灶房出来的蒋氏脸色更难看了。
大家都支持薛宛儿改过自新,倒是这个婆婆拎不清了,想起她刚丢的面子,薛宛儿知道,这会婆婆对她气急了。
“公公,大哥,你们累了吧,先喝点水,饭一会就好。”死不认错,但要地位的俞桂香过来献殷勤。
“不辛苦,现在田里的事不多,改明儿去码头搬货挣工钱。”陶成坐下来,喝了一口水道。
只要这个家没人闹腾了,那出去不被人指点,心情就舒畅了。
蒋氏吸了口气,端着婆婆的架子:“很好,老三媳妇,我希望你的勤快不是装装样子的,家里的每个人都会干活,没有人会白吃白喝的。”
薛宛儿憨厚的点点头。
这么能装,蒋氏心里有气无处发,只好去了灶房。
吃饭还有一会,薛宛儿进屋拿起红绳继续打络子。
陶哲推门进来,窗外绚丽的夕阳落了进来,洒在她的脸上,成了美丽的剪影,显得她侧面很美。
薛宛儿打络子十分认真,现在还不熟练,只能保证不出错。
等她发现陶哲的存在,对方已经抓着她的手问:“媳妇,你没事吧。”见她没吃亏也放下心来。
瞧着家里人对她慢慢改观,心里一阵激动。
薛宛儿继续忙活,抬眸看他:“我没事,我要挣钱给你治脚。”
陶哲这才想起,那天媳妇给他看脚之后,就没下文了。
他还以为……眼下一脸感动:“是不是要花很多钱,别治了。”
他不想她那么辛苦,早些时候隔壁郎中就说过能治,但要好几两银子。
再加上这时间都这么久了,就算治起来也费劲,反正跛的也不太厉害,也不影响生活。
薛宛儿抽了抽嘴角,什么叫别治了,他还这么年轻,岂能自暴自弃,她绝不容许。
这个恩人都救了她三回了,她要知恩图报。
治脚跟钱的事都急不得,但只要找到契机,积累财富也很快的。
“陶哲,我不准你放弃,你这脚不难治,就是费时间,耗药材。”等她攒了钱去镇上买一副银针,再买一些基础药材就可以操作了。
“好,我不放弃,我怕你辛苦。”
“辛苦啥?你若是脚好了,那证明我有学医的天赋。”薛宛儿笑笑,就见蒋氏阴着脸敲门:“吃饭。”
聊什么,这么开心,这个丑蹄子就是狐媚子。
“好的,婆婆。”薛宛儿出来看见一家人都上桌了,也赶紧坐在小包子身旁,陶哲则是挨着她坐。
“你可真行,让一家人等着你吃饭。”俞桂香敲着筷子,不满道。
薛宛儿不理,给小包子夹菜。
“会挣钱了不起啊,在座的哪位不是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俞桂香就想激怒她,挽救一下丢失的面子。
“食不言寝不语,二嫂吃饭能别说话吗?”口水乱飞,大家还吃不吃了。
这话说的倒也实在,见她会说成语,只当是陶哲教的,想起这个读到一半就没下文的老三,一家人也是叹息。
原本还指望着他考仕途当官,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呢。
为了验证薛宛儿是否归正了,蒋氏就开始派活给她,之前对媳妇的要求是能留下来就成,现在她的心都稳了,肯定要使唤使唤。
次日一大早,就让她去割菜。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那块菜地就挨着隔壁村,站在山脚下都能看见薛家的屋檐。
今个是薛宛儿穿来的第三天,也是大姐薛香儿回门的日子。
还挺声势浩荡的,远远就瞧见从村口驶进一辆马车。
马车虽然普通,但在这村里还是头一遭见,这无疑掀起波澜。
这村姑能嫁去镇上,还是县丞大人,这是积了多大的德,是祖上冒青烟啊。
薛宛儿知道,光这一点就令人津津乐道了,听见那些婶子的议论,她的表情冷冷,盯着那辆马车出神。
薛家的院里忙碌一片,她爹薛老头在忙着宰鸡,她娘姚氏站在院里,伸长着脖子,盯着村口方向,翘首以盼。
这样的隆重,跟迎接她的寒碜形成鲜明对比。
薛宛儿慢慢朝薛家靠近,手不自觉的握成拳,她不是原主,不会放不下这段感情,只是同情原主的善良跟痴情被人利用。
而这个渣男,她倒要看看,有多么的可恨,娶了别人多么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