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这就撤。”陶浪收摊位,李凤梅跟俞桂香则是兴奋的数钱。
瞧那一木盒子的铜板,还时不时的能看见碎银,俞桂香的眼睛都要放光了。
可惜啊,若是薛宛儿当初把这门手艺换成银票多好,他们几个人分了,一人也能拿几十两,而不是现在这样,需要累积这么久。
“三弟妹,今日的所有钱都在这了,得二两八银子。”李凤梅数完后,激动地报了这个数。
薛宛儿看了一下账单,就知道大部分还是按拿货价出的,实打实的卖,不过是卖了一小部分。
这样算算,到手的纯利一两银子的样子。
不过一个集市能挣这么多,也算很不错。
从明个开始陶浪就会天天过来摆,到时一天挣个几百文上千文的,一个月下来,一年也能二三十两银子,这就可以盖个普通的瓦片房了。
要知道村里的村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种地,也不过是二三两银子。
陶浪心情也颇为振奋:“弟妹,你放心,打明儿我就会认认真真摆摊,这生意定会越来越好的。牛车我已经跟刘大爷谈好了,长期包,一个月下来价钱便宜很多。我相信不出一年,陶家就能过上让村民都羡慕的好日子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这笔账都会算。
倒是俞桂香板着手指头数了数:“照这样算,得勤勤恳恳的摆个四五年呢?再说了,生意这东西不好说,你今天好做,明天能保证吗?
陶浪你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商机一旦被人发现,到时卖编绳的出现好几家,我们的生意肯定受影响。”
她顿了顿又道:“我说弟妹,你再去找苏家谈谈呗,这拿了一百两多省事,咱们不仅可以立马住上大房子,还能去干别的事。”
薛宛儿听了,不为所动。
“弟妹,你就好好想想吧?我说你脑袋咋那么木,怎么就想不通呢?”俞桂香急了。
不等薛宛儿反驳,陶哲倒是轻咳一声:“二嫂,这件事我媳妇自有定夺。”
“就是,你少说一句吧。”陶浪也扯了扯她的衣袖。
薛宛儿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正悬挂当空。
用午膳的时辰到了,大家都累了一上午,肚子已饿得咕咕叫了,这赶回去还得半个时辰,这又累又饿的。
她提议道:“先吃饭吧,咱们今日吃顿好的,去酒楼,我请客。”
“酒楼啊,会不会很贵。”李凤梅小声弱弱的问。
俞桂香傲气十足道:“酒楼,贵自然是贵的,我说大嫂,你这观念该改改了,咱们跟从前可是不同,这若是想挣更多的钱,就要见见世面。”
她还是不死心的,就算不是苏家,她也想有别的家能买下这个手艺,好一次性拿钱。
“二嫂说的对,那咱们走吧。”薛宛儿难得赞美她。
这个二嫂是挺有生意脑子,可惜就是心眼没用到正途上。
陶浪将摊位收好后,就原地存放了,一会赶牛车的刘大爷会路过这里等的。
第82章 不欢而散
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去了酒楼。
永安镇很大,酒楼自然不少,大大小小的酒楼,价格不一。
薛宛儿选的这家,价位中等,格局大方。
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让这群乡下人挪不开眼,俞桂香还好,啧啧惊艳了一下,便立刻收起那副夸张样。
倒是李凤梅跟刘姥姥逛大观园样,看哪都好奇。
这会临近中午,酒楼里已经客满盈座,一眼望去大堂里都是食客,伙计们忙活着东奔西走,传送着一叠叠刚出炉的菜肴。
食物的香气十分诱人,勾得人更加的饥肠辘辘。
薛宛儿等人被迎进门,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后,俞桂香便迫不及待道:“弟妹,赶紧点菜吧,大家都饿了。”
她还是挺期待的,这还是头一回进酒楼吃饭呢?以前她只敢在门外看看的,别说进来了。
这陶家还是有盼头的,这样的好日子不过是刚开始而已,她的眼光要放长远点。
“好,伙计拿菜单来。”薛宛儿十分老道,那说话跟点菜的姿势像极了经常来的人。
意识到几道眸光落在身上,她点了两道菜,便把菜单递给他们道:“陶哲,二哥,二嫂,大嫂,你们想吃什么,尽管点,这也算是为庆祝咱们的生意能红红火火。”
听她这么说,俞桂香赶紧点了一个肉菜,陶哲摇摇头,任凭薛宛儿做主。
陶浪点了一个汤,他是吃过苦的人,会勤俭过日子:“弟妹,再让大嫂点个菜,就差不多了。太多了,咱们吃不完,也挺浪费的。”
俞桂香连连摆手:“够吃了,我就不用点了。”
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她不认得,也不好意思让人解释,最主要她觉得菜够了,多了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