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子都没念过书,也没学过算术,他们可以从一数到十,过了十之后就不会数了,拿着铜板急得抓耳挠腮。
夏青青只好分咐他们,每个人都是从一数到十,十之后的数让她来凑成整百。人多力量大,这样一来很快就数完了,总收入有八百三十三个铜板。
“我们一共做了二担,共四桶凉粉。收了凉粉草三十斤,用了六十文钱,红糖和花生一共花了七十文,还有坐牛车用了十文钱,除去这些成本,你们算一下,我们今天这趟一共赚了多少?”她笑着问。
随即又抛出诱人的条件:“谁要是第一个说出正确的答案,有奖励,奖励好吃的,吃馄饨吃面,或者肉包子都行。”
夏青青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四个,等待的时间很是漫长。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李二柱激动的开口,“姨母我算好了,是六百八十三文。”
夏青青看着他那张兴奋的小脸摇了摇头道:“不对,还差一些,你认真的再算一下。”
李二柱掰着手指头,一张小脸皱成了苦瓜,可就是想不通自己哪里算错了。
“娘,我算出来了,是六百九十三文!”王二毛有些紧张的看着夏青青。
“哈哈,对了,二毛算对了,你想要什么奖励?”夏青青笑着问。
“我刚才看见人家做的那个烙饼,很香,我想要一个烙饼。”王二毛小声道,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娘。她不知道娘说的奖励是不是真的。
“可以,没问题。”夏青青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你们几个的算术都不行,以后出来做卖买必须要会算数。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学半个时辰的算术,免得日后你们又算错数。”
“好,太好了!”李二柱喜出望外的应道。
王大毛和王三毛则互相对看一眼,欲言又止的,两整张脸都皱成了苦瓜干。
第64章 春花硬撑着
夏青青把他们的神情尽收眼敛。
就这么小的一件事,倒是让她看出了,这四个小子的性格,还真是不一样。
夏青青把所有的铜板全放好,这才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尘道:“饿了吧?走,我带你们去吃东西,吃饱了再回去。”
听到要去吃东西,王三毛的口水就流了出来。
李二柱也吞了吞水道,“姨母,我还没吃过馄饨,你能不能带我们去吃馄饨?”
“可以,走吧!”夏青青爽快的答应了。
她并不是个抠门的人,再说银子赚来就是花的,慰劳一下自己和孩子也是应该的。
就这样,夏青青带着四个孩子,在一家馄饨摊档那坐了下来。
老板娘一看来了五个人,顿时眉开眼笑的。极快的端上来五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喜笑颜开的说道:“这位大嫂,你真是好福气,有四个孩子。你是我们的大主顾,今天送你们五个饺子,让你们尝一尝味道,欢迎下次再光顾。”她用一个碟子装了五个煎饺子送上来。
夏青青还没来得及道谢,只见几个孩子,已经盯着那五个饺子,虎视眈眈的。
夏青青连忙向老板娘道谢,并趁机教育道:“你们看,人家这位老板娘就是个会做生意的,她故意送了我们五个饺子,很精明的一个人。”
“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二毛疑惑的问。
“他这样子做是别有用心的,除了让我们记住她这馄饨,也让我们知道她的饺子好吃。让我们有一种沾了便宜的感觉。这跟二毛少算了一文钱是一样的道理,让客人记住我们的好,那下次,他一定还会帮衬我们的生意。”
“反过来,要是今天我们因为一毛钱,揪着客人不放,一定要客人补回那一文钱,客人肯定会觉得自己亏了,以后可能对我们就没什么好感。所以要想把生意做长久,就不能太计较,有些时候是不能太计较的,除了诚信,也要明白取长补短,才是经商之道。”
几个孩子听得一脸茫然的,只有王二毛若有所思的点头。
大家把送的饺子吃了,也把一碗馄饨连汤吃的光光的。
夏青青见几个小子意犹未尽的,一眼就明白,这几个子还没吃饱。于是夏青青站起来去买了几个大大的肉包子,一人分一个,另外还给王二毛买了一个他想吃的烙大饼。
几个小子从夏青青手里接过肉包子,脸上全是笑意。
夏青青昨天才买了米和面粉什么的,家里粮食倒是不缺。长在农村也是有好处的,山上和地里有野菜和蘑菇,素菜也不缺,最缺的还是肉。
于是夏青青在接就往猪肉铺,这会儿已经是下午。肉铺那摆着的肉,也没多少了。有一块半肥瘦的腩肉,还有一些猪骨头和猪大肠还在,这年头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是以对于猪内脏和猪骨头没人去研究它,所以很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