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冬拧了下眉。
江嘲却是定定盯住了他这一脸的震动,毫无情绪地挑了下眉:“别这么看着我,我在说什么,你不是已经猜到了么。”
宋冬冬突然不确定。
他说的,究竟是他猜过的哪件事——
只是那一年,S大偷拍事件一经轰动,他的父母就火速安排他离开了北京,在加州重新找了学校让他继续就读。
可没多久就听说,那位国内最年轻的游戏制作人,带领他的成名作品《丛林》脱离了OSS,与自己的团队开始正式涉及独立游戏制作,第一落脚点就选在了加州。
也是从那时起,学校BBS网站上开始不断有人披露他在香港上初中时用美工刀割伤同学耳朵、高中就因为偷拍女同学被遣送回大陆等等的往事。
同学离的同龄人不乏有从香港进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也开始四处打听并添油加醋,最后直指他的专业与大名,继而披露出了被他家中关系压下来的S大事件,闹得轰轰烈烈,他的邻居知道了,他玩乐队交到的新朋友也知道了。
他又被当时的学校劝退。
后来就是,他搬去哪里,江嘲与他团队针对某个游戏项目制作的小道新闻就会跟着“恰好”落脚在哪儿——《丛林》那么成功,加之江嘲这么年轻又深受瞩目的游戏制作人,在华人圈子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值得津津乐道。
慢慢的,连他都有点儿神经质了,哪怕江嘲某段时间不在他附近的城市,他都会下意识跟着去瞧一瞧,摸清他的行踪,他好像才能够放心。
他自个儿再不怎么在乎,可两度被学校开除,家中也给他施加了莫大的经济与精神压力。
没办法,还是被迫改了名成了“宋辞”。
可那些“丑闻”还是会紧密地伴随他,无论他是想重新捡起乐队,想继续学业,还是创业,几乎都会受到莫名其妙的阻力,以各种方式戛然而止。
加州那事儿在华人圈子里颇有轰动,渐渐地,他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曾经叫做“宋冬冬”,连他的新名字“宋辞”都被人敬而远之。
宋冬冬也暗暗猜测过,江嘲是要“毁掉”他的,所以这么久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他。
有一年发生的事,让他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年,宋冬冬偷偷卷走了家中那个小型医疗器械公司的所有股票,去了拉斯维加斯——
那段时间,他台面的事儿没做多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颇有天赋与得意,可一夜之间就赔了个底朝天,筹码不断翻倍,屏幕上的数字过山车一般大跳水,让他始料未及。
最后只打听到,拿走他所有筹码的是个巴基斯坦男人,在那种地方除了非富即贵,有很多这样的有色人种受雇于背后不愿透露真实身份的老板。
听说那一阵子江嘲他们因为资金不足,迟迟完成不了制作周期,他也是抓到了这个能喘口气的机会,背着家里人大赌特赌。那之后家中和他翻了脸,父母彻底断了他的经济,他也就此跌入低谷。
可巧的是,他输光家底没多久,《丛林》就打破了最初MOBA定位的局限,正式发布了开放世界版本的先导消息。
有人偷偷告诉他,那个巴基斯坦男人背后的雇主是个中国人,只不过忘了姓蒋还是江。
宋冬冬很难不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他都更密切地关注江嘲与他身边人的行踪。
可他还是在吃哑巴亏。
两年前,江嘲回北京,宋冬冬紧跟其上。
没了家中支持,在北京更是处处受阻,宋冬冬没做出点什么名堂,反而江嘲有了FEVA这层,要做点儿手段来碾死他,简直比以前更加轻松。
宋冬冬现在就只能背靠他父母的资产,勉强伪装成富二代,做点儿入资网红公司、小额贷款融资这样的业务。
去年得知了FEVA有一位姓梁的前高管,股份与实权都被边缘,这几年过的捉襟见肘,连私人飞机都变卖,因此记恨上江嘲,宋冬冬找到他,想做出点儿手脚出来。
机会很好,正巧江嘲给姓梁的和他手下的人丢了个项目,但是做项目的一分钱不给,宋冬冬万事俱备,钱一入了姓梁的账,江嘲最近忽然又把那项目停了。
似乎,他真的在背后无孔不入地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整得他无法翻身。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