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我见过他几次,他们这是?”
“那骡车上坐着的怕是顾公子几人吧。”林雅行语气中有些羡慕,柴家和林家乃至于沈家在文官中都无多少势力。
自己往后做官想要独善其身,怕是不成。
他多少有些艳羡顾明几人。
“那间茶楼我们还未去过,走走,我们去瞧瞧。”钱英堂也有点好奇,带着好友就往外挤。
“咱们可都榜上有名,现在不回府等小吏贺喜,不好吧?”林雅行有些犹豫。
“放心好了,家中自有长辈派人去迎贺喜的小吏,能在外见到方大人的机会可不多。”钱英堂拉着林雅行的胳膊便走。
他们这般行动,实在有些无礼,但却没人管他们。
不论中榜还是未中榜的学子,其中不少都想要见见这位名声远播的方大人。
便是有些不想要同方长鸣有牵扯,也忍不住偷偷瞧他们两人。
只是他们跟方大人顾明几人都无甚交情,没法和钱英堂两人似的直接走上前去。
方长鸣看到不请自来的两人,眉目中的笑意更深了。
这送上来的人力,怎么能不用呢。
“没想到了顺国公世子和林公子也来了,请坐。”
——————————
比起在挤在人群中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姓名的学子,唐丞相很快就得了此次中进士之人的名单。
“钱英堂、林雅行、孙三柳……。”唐丞相一眼扫过去,竟然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
当初参加文会之人竟有不少都榜上有名。
真是应了那句天佑大齐。
唐玉辉并没有谋朝之心,但他想要唐家富贵绵延,想要当权臣。
方长鸣却来势汹汹。
哪怕他现在还只守着工部,但唐丞相已经隐隐感到了危险。
方长鸣就像是一头蛰伏的野狼。
让唐丞相竟有些心惊。
吏部尚书刘青眼见唐丞相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只得赶紧出口。
“丞相,吴家刚启复,他们可是盯着科举选人,若是此次春闱安安稳稳倒也罢了,若是生出事端,怕吴家会反咬咱们一口啊。”
这些人都是凭借自己本事考上去的。
殿试也不能轻易落了这些人的名。
最多便是将他们看不上的人打为同进士。
可吴家还在看着呢!
别看他们如今什么都没做,继续当他们的清流文人,东太后马上都该回宫了,却还在行宫中安稳度日,没有闹出丝毫动静。
吴家最近唯一的动作,不过是准备同那位刘家小娘子定亲。
但是单单是这么一件事也能看出,吴家同方长鸣的之间的联系之深。
如果他们敢在此次春闱动小动作。
弹劾的折子在下次大朝会的时候就会递到陛下案头。
“刘大人想什么呢,为国选士自然要公平为上。”唐丞相面上的神色还是十分难看,他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却没能忍住,“方长鸣这个竖子,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他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因为许多人都能看出,方长鸣在一点点地蚕食各方的力量。
等那小皇帝亲政,有方长鸣和季连惠等人在,他便能军政大权均在他手中。
那自己这个百官之首,便只能唯皇帝马首是瞻!
这是唐丞相不能接受的。
自从方长鸣入京之后,他便一退再退!
谁能想到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方长鸣和小皇帝便能做到这一步。
“如今之计。”唐丞相将那份名单丢到桌上,“只能去见见沈大将军了。”
刘大人已经有些浑浊的双眼中闪过惊疑。
他很快便反应过来,如今之计确实该同沈大将军重新谈谈了。
同为辅政大臣,总不能坐看方长鸣成事。
————————
白明理拿到排名的时候,先是下意识地去找顾明几个的名字。
结果看到了最后才看到了孙三柳。
“考中了一个啊。”不过这年头科举中榜,比考上重点大学难得多,白明理倒是不失望,只是觉得孙三柳这个位置真有些玄乎。
亏得这次科举这么多人盯着,十分公正,不然他这种可取可不取的就危险了。
“陛下,孙公子农户出身,家中能供养他读书已经不易,奴才真没想到,竟是他能考上。”宋河在一旁笑道。
“嗯,他确实不错。”
白明理这话还未说话,苏硕就走了进来,他先向白明理行了一礼说道:“见过陛下。”
“怎样?方大人此行可还顺利?”白明理好奇地问道。
“呃……”说起这个苏硕有些不知该如何形容。
“方大人让赵兴去请顾公子几人上楼,结果招惹来了钱世子和林公子,后来又来了几位说是跟钱世子有交情的公子,见他们在此上来打声招呼,来来回回一个小雅间来了十来位公子。”苏硕说起来还觉得有些脑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