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为何,谢洵在这里呆了七日,却总觉得心口处空荡。
现在才彷佛重新活了过来。
翠盖朱缨八宝马车停在了贡院对面靠墙处,里面的人并没有急着下来,守门的侍卫依旧肃穆地守在原地,遵守着不能放人外出的规定。
谢洵也没想过去,守卫不知马车上的人是公主,没有让路也在意料之中,不必为难。
祁庭刚巡视完贡院东厢房,行至此处正见谢洵笔直地站在门口,心生疑惑,便主动上前探查,却不料顺着他的视线看见了那辆熟悉的马车。
谢洵听到顿在身后的脚步声,侧身唤了句,“祁将军。”
祁庭目光锐利,还盯着那辆马车,明知道答案却还是忍不住反问。
“那是公主府的马车,你让殿下来的?你找殿下来贡院做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几乎迎面砸过来。
谢洵面色坦然,迎着他的目光回答,“是。是我主动相邀殿下来此,至于做什么,请恕谢某暂时不能告诉将军。”
祁庭扫了一圈周围的守卫,咬牙切齿追问,“谢洵,你不知道这会将她置于何地么?”
一向行事稳重的祁小将军此刻心中堵了一团火,几乎恨不得将面前这所谓的驸马碎尸万断。
亏得景和帝还在他面前维护谢洵心思细腻,深谋远虑,如今看来不过名副其实。
他身为驸马,身为公主的夫君,还嫌元妤仪这些年被泼的脏水不够多吗?
谢洵能听出祁庭话里的顾虑,平静地反问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难道殿下要因为那些小人之言,终生禁足府中那一隅之地么?”
“江相等人本就针对殿下,哪怕殿下剃度避居、吃斋念佛又能怎样?在他们眼中,恨不能将殿下除之后快,一味的躲避只会坐实原本不存在的罪名。”
祁庭剑眉拧成一团,道:“可你这么做无异于火上浇油,你根本不该让她来贡院,她三年前被一众朝臣联名上书驳斥,你根本不明白!”
良久,马车的车厢动了动,不知里面的人隔着轿帘跟马夫说了什么,马夫连连点头,重新勒稳马缰,将缰绳拴在一旁的树干上。
祁庭还在紧盯着谢洵,他不知谢洵为何答应让元妤仪过来贡院,可这样的做法在他眼里,就是授人以柄,不可原谅。
谢洵迎着他抱怨的视线,轻轻颔首,语调极轻,“我明白。”
青年侧首看向停稳的马车,音色悦耳平和,“正是因为明白,我才没有阻拦,甚至主动建议殿下以探视驸马的名义来贡院。”
祁庭不解,正要再追问时,余光瞥见青年伸出袖中的书册一角,脑海中的弦电光火石般绷紧,一切让他疑惑的事情在此刻都有了答案。
“何时写的?”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为这样一句简短的话。
“昨夜。”谢洵亦答得简略。
两场考试兼在贡院中朝夕相处,他将每个名字和贡生们好坏皆有的表现,以及他们自己可能都不清楚的优缺点尽数誊录下来,昨夜考完忙到子时才堪堪写全。
祁庭满腔愤怒只余震惊。
一面是惊讶于这人确实心思细腻,一面惊讶于他竟在短短的七日内将可用和不可用的人尽数写全,可谓走一步预判百步,远非常人所能及。
谢洵并未多解释,与聪明人打交道这点很好,有些事只要说一半便不必再提,祁庭方才关心则乱,他不会与一个在气头上的人计较。
但祁小将军对元妤仪这样浓烈而不合时宜的关心,终究是在谢洵心里扎了根刺,有些不悦。
那边,马车上的人也撩开帘。
只是见到那抹身影,站在门口的两个风姿卓然的男子都愣了愣。
少女穿了一身暗红金线锦缎长袍,腰间束着一圈银色软剑,乌黑长发结成一把发辫,光洁的额头上覆着一道小麦粒抹额,身上带着沙场女将独有的飒爽英姿。
季浓率先跳下马车,慷慨地朝着马车伸手,笑嘻嘻唤道:“下来吧,我的好公主。”
轿帘一动,元妤仪笑得眉眼弯弯,也握住她的手跳下马车,站稳见到两个站在门口的身影,下意识问,“怎么祁三也在?”
季浓瞥了一眼,不以为然,“不晓得,但表哥来了也好,省的我再找人去喊他了。”
今日季浓给元妤仪递了帖子,到了才知道她要来贡院探望驸马,姊妹二人许久未见,心中满怀思念,谈了一整天。
季浓自回京,还没见过谢洵,见元妤仪眉眼带笑才放下心。
可放心归放心,季姑娘还是存着几分好奇,又听说那个同自己定了亲的卫三郎和谢洵交好,便想跟着来见见谢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