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听到那声舅舅,陆训言想,幸好他提着一口气坚持了那么多年,幸好在他还活着时见到了身上流着半边陆家血脉的外甥。
血缘与情爱是这世间最奇特,同时不讲道理的两种事物,缺不了将心比心。
谢洵在陆训言面前,是真正的晚辈;而这又与对陈郡谢氏表现出来的感情不同,前者是真的,后者则是充面子。
严先生眼底是不加掩饰的包容和欣赏,仿佛过去的所有折磨都在此刻获得了短暂的和解。
“公主可知道了你的身世吗?”
谢洵迟疑一瞬,喉结不自觉上下一滚,最终还是坦诚地摇了摇头。
严先生眼里同样闪过一丝怔愣,又在须臾间消散,他直觉自己应该安慰两句,凝视着谢洵纠结的眼眸。
“无论你本心是好是坏,如今既然已经成亲,那夫妻之间便是同气连枝的一体,瞒下的事情是大是小,时间久了都恐生心魔。”
有些事情能瞒,有些事情不能瞒,夫妻经营之道最应该坦诚相待,可惜他们年纪尚轻,处事上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自省质疑。
“公主蕙质兰心,聪颖豁达,是个值得珍惜的好姑娘,衡璋,切莫缘尽后再强求。”
谢洵始终敛睫低眉,遮住眸中波动的情绪,垂下的手指则掐紧了掌心的软肉。
“多谢舅舅,我明白了。”
今日的话,严先生不知道谢洵能听进多少,他只是从一个舅舅、一个长辈的角度多劝了两句。
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眼前的外甥能活得自在,但严先生也明白点到为止,是以他安抚性地拍了拍青年的胳膊,主动说起另一件事。
“君子立世当衡情度理,如圭如璋,这对表字原是你外祖亲定给陆家第一个子孙赐名的,孰料我没成家,你姨母腹中的表兄又早夭,最后竟是叫你母亲给你做了表字。”
“也好,也好……”严先生连叹两声。
停在府外的依旧是那辆不起眼的驴车,吴佑承已经上前来搀扶,师生二人便要离开。
谢洵躬身垂首,最后道了一句:“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惟愿您保重身体。”
到最后,谢二公子还是不能正大光明地唤出那句舅舅。
严先生的身影单薄削瘦,大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都会留下旧疾,只是他的格外严重罢了。
两个人遥遥相望,隔着将近二十年的时光,眼中都带着如出一辙的清傲,在此刻露出些皮囊之下的神似。
他挥挥手,一边笑一边咳嗽,“好。”
这边人刚离开,一封来自上京的信也被加急送到了兖州节度使府,谢洵看到署名,脸上的神情顿时严肃许多。
这是丞相府的信函。
信中写的无非是些冠冕堂皇的问候话语,只有最后似是而非地提到了江长丘的罪行,其中不乏几句求情之言,江丞相更放言自己可以捐三年俸禄,来弥补侄儿糊涂犯下的错……
然而场面话说得再好听,现在也晚了。
更何况元妤仪本就没打算网开一面。
少女眉梢带着疲色,将那封信浸在茶杯中湿透,再看不清本来字迹,才揉了揉额角道:“事不宜迟,启程吧。”
—
上京城,相府。
江丞相枯坐一整日,却没有收到回信,派去的那位许校尉已经回府,带来的却是一身伤痕和节度使已被斩首的死讯。
江丞相眼眶几乎要裂开,带着满面的恼意,抄起博古架上的瓷瓶扔在地上,怒斥。
“圣旨未到,靖阳却擅自斩杀朝廷命官!哪怕先帝此时见到本相,也要尊称一句太傅,她区区一个公主,怎么敢动本相的人!”
江丞相怒意喷涌,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衅,恨不能立即将那群与自己作对的人碎尸万段,可他却忘了自己才只是一个臣子。
他现在这样的做法才是大不敬。
许校尉也不知为何事情会突然变成现在这个地步,公主和驸马分明已经身死,怎会悄无声息地进到节度使府里?只用了一日便让兖州变了个天。
“丞相稍安勿躁,靖阳公主难道不知节度使与您血脉相连?她以雷霆之势动手,恐怕一早就开始设局,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男人的话音一顿,鹰隼般的眸中闪过一丝算计,伏在地上道:“卑职尚可驱使,愿为相爷效力,将功折罪。”
江丞相靠在太师椅中,半晌未答话。
诚然元妤仪有先斩后奏之罪,可她毕竟与皇帝一母同胞,更何况行军打仗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