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
松大监梗着脖子,呼吸战栗,还要极力提起自己从前的威势。
南宫姣轻轻松松将剑往下压,“不如你猜猜,我敢不敢?”
话音未落,她将剑一抹,又轻又慢。剑刃与伤口严丝合缝,血不是溅出来,而是缓缓渗出来。
她盯着松大监的眼睛:“好好记住,这就是你主子在这世上,最后的感觉。”
松大监手脚被捆着,甚至都无法挣动,面容再扭曲,再用力,都无法阻挡生命的流逝。
而这样的杀法,这样慢的速度,只要不是被这样捆住,他都可以避开。
南宫姣就是故意如此,故意告诉他,一桩桩,一件件,包括他的死亡,都是只差一点乃致功亏一篑。
滚热的血液冲刷他脖子上瞬息而起的冷汗,竟有种热水浇下、舒适的温暖。
松大监渐渐放空、怔愣,大量的鲜血流逝,他冷得打起了寒战。
南宫姣没有全然割破他的喉咙。
分寸把握得恰恰好,让他说不出话,却能意识清晰地一点点感受死亡的到来。
南宫姣看着他,像欣赏一场戏曲、一幅名画。
看他猛然惊醒一般,不管不顾挣扎起来,却只能徒劳让血流得更快。
南宫姣直起身子。
“你可还记得,永陵二年的新科状元郎,刘延武。”
松大监喉咙里血沫倒流,一股一股地自口鼻涌出,带动身体颤动。
眼神自迷茫,到稍稍恍然。
经年日久,作孽太多,他记得,但记不太清。
南宫姣笑起来,“大监到了地底下,到阎罗殿清算过往时,别忘了,自个儿是因为谁死的,还死得这么慢,这么痛苦。”
松大监骤然倒下,大睁着眼睛,死命往前蠕动,脸狠狠地摩擦地面。
像一只大的,自地底钻出的蠕虫。
最后一个念头,凝成了“刘延武”三个字。
南宫姣冷眼看着,看着他的动作越来越细微,直到再也动弹不得。
死不瞑目。
卫瑛进来,蹲下,确认他死亡,对南宫姣点点头。
.
与此同时,栖凤宫。
德妃换上了一身戎装,将门出身的闺秀,即便多年不提枪,也英姿飒爽,颇有旧时风采。
还未进门,浓郁的药味儿就散了出来,德妃眸中闪过诧异。
入内,绕过屏风,看到长御跪在皇后床榻边,手中捧着一个痰盂,皇后在撕心裂肺地咳,鲜红的血从她捂唇的帕子渗到手指,再从指缝滴下,滴到痰盂中。
而痰盂里面,已经有了浅浅一层底的鲜红。
短短几日不见,皇后一身病态,脱相般仿佛换了个人。
德妃竟有些迟疑,迟疑眼前人到底是不是皇后。
皇后缓过一口气,看到德妃毫不意外,她早有预料德妃会来。
轻声打着招呼,口气恰似旧年:“你来了。”
长御红着眼睛,伺候着漱口洗手。
担忧地看着皇后,“殿下……”
皇后安抚地拍拍她。
到最后,陪在自己身边一直不离不弃的,也只有长御了。
德妃立在床边,居高临下。
开口却不自主带着叹息,“你怎么,这样了?”
皇后抚着胸口,轻笑,“不中用了。”
“妹妹,坐吧。”
殿外嘈杂的声音渐渐低了,宫乱大势已定,领头的人都没了,神武军不再负隅顽抗。
长御腾出手来,又点亮了几盏宫灯。
殿下最喜欢屋里头亮堂堂的。
德妃坐在床边圆凳,与靠在床头的皇后面对面。
“真是许久未见妹妹这般打扮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好看。”
德妃看着昔年闺中好友,看着这个入宫后吵吵闹闹,比了一辈子,也算计了一辈子的人,心中说不出的复杂。
无论关系好与坏,她们都占据了彼此生活中太多太多。
德妃浅浅勾唇,道:“不及姐姐当年。”
--------------------
第22章 新帝
当年,二人在一群文官闺秀中格格不入,人家吟诗作画,她们偏爱舞刀弄枪,被排挤着排挤着,两人就走到了一起,成了闺中密友。
未进宫时,约着去踏青、打猎等等皆是常事,凡是出门,便形影不离。
后来进宫,家族利益,帝王恩宠,仿佛一眨眼,一切都变了。
各有各的傲气,从互不相让变成针锋相对,疏远、敌视,乃至使劲办法栽赃陷害。
谁也没斗倒谁,却兜兜转转几十年,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后来年龄大了,永陵帝又日日沉迷享乐,几乎难以在麟德殿以外的地方看见他。
于是这十几年,看见彼此的时候,比看见皇帝还多,花给对方的心思,比给自己的心思都多。
终于,迎来一切终结的这一天,合该畅快的,德妃却有些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