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啸东撑着桌子才没软下膝盖,“是,是,一定办好。”
对着南宫姣的背影恭送。
澜瑛阁的人走了,宴席散了,整个院落中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几日未精心维护,秋日大风卷起的沙尘便将楼阁院落皆蒙上一层灰扑扑的色彩,一如里头的人一样,狼狈不堪,风度不再。
“家主……”
管事到亭前阶下,竟不敢上前。
他从未见过家主这个样子,便是再迟钝,也知,此番怕是大祸临头了。
郭啸东再也支撑不住,一下瘫坐在地。
“家主!”管家惊呼。
--------------------
第116章 解决
夜幕降临,亮起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
郭家门外不远,澜瑛阁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回走。
城门早已关闭,自饥荒情况稍缓,城中便开始宵禁,也为那些无家可归的饥民准备了专门的安置点,所以入夜之后,街道空空荡荡,只偶尔有夜巡兵成队路过。
却无人敢上前阻拦他们。
南宫姣在最前,姬轻走在她左后半步,匡裕在右后。
匡裕看着南宫姣的眼神满是膜拜,无比恭敬道:“主上,可否问一句,您给郭啸东看的信中究竟写了什么,竟让他二话不说全都交代了,还答应了那么苛刻的条件。”
“没什么。”南宫姣不在意道,“不过让人使了些手脚,将他送去镇国大将军府的信件调换成状告寿王的罢了。”
既然郭家有害她之心,她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将寿王暗中经过郭家囤积军用物资之事捅到镇国大将军眼前,而郭家在其中,往好处说是大义凛然不屈淫威,往坏处说,就是两面三刀背信弃主。
对这样的人,镇国大将军只会忌惮防备,而该知道的,都已经在信中写明,郭家对镇国大将军也没有什么其它用处,估计连个回音都不会给。
他只会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寿王屯兵之时。
此举到此便是一石二鸟,不但给镇国大将军添了个要解决的对手,还能让寿王好生上一堂学。
而郭家,则里外不是人。
有这么大把柄在澜瑛阁手中,日夜怕这封信被寿王得知怒而灭口,只会对澜瑛阁言听计从,甚至以后,还会乞求庇佑。
削弱两方阻力,还得了个尽心尽力干活的郭家,可谓一石三鸟。
“原来如此。”
匡裕思虑着前因后果,半晌反思道,“还是我行事不够大胆,手腕不够强硬,以后吸取教训,定不再犯。”
这个可能他不是没想过,只是在探查时只敢旁敲侧击,偏这些富户当真滴水不漏,让他们逃过一劫。
“无妨,许多事,若你来做,郭家不会怕,还不定一纸状子告到衙门,你还要费心思与他们掰扯。”
匡裕点头,这也是他顾虑的一点。
青川分阁之所以如鱼得水,就是因着与衙门和他们这些富户都保持着互惠互利的关系,多年的思维惯性,也让他不敢轻易出手。
是他少了快刀斩乱麻的果敢。
主上如此说,不过是安慰和顾及他作为分阁的一阁之主的颜面罢了,他可不能当真就这么觉得了。
“总而言之,这一回是我青川分阁做得欠缺了些,多谢主上不辞辛苦前来支援。”匡裕格外郑重。
南宫姣失笑,“我将你放在这个位子上,便是清楚你的本事如何能力如何,做好自己应做的便好,知错就改,不必过于忧虑自责。”
匡裕躬身应是。
“对了,”南宫姣想起,“征兵受阻的其它几地解决得如何了?”
匡裕:“都已妥当,大概这两日,便会恢复征兵。”
其它地方的骨头没青川城郭家这几家这么难啃,有了大概的调查方向,澜瑛阁的人手一出马,就迎刃而解。
“好,”南宫姣点头,“后续事宜就让他们效仿这里,包括征兵策的调整,你负责汇总指挥。”
“是!”
临近夜半,南宫姣与澜淙薛渐屏二人聚在房中。
纵览近日变故,澜淙不忿,“都怪先帝,死了还留下这个祸患,主上,不祥批命的事,我们就不能想想法子,彻底摆脱吗?”
这感觉,就好像天生便有一个把柄天下皆知,任何人,只要想用就能拿来用,他们还不能反驳。
薛渐屏看了南宫姣一眼,道:“就算没有这桩,总还有其它的,比如主上的女子身份,不祥批命以后还能有些希望脱去,可女子身份呢?”
“还有人看不上这个?主上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们摁死。”
薛渐屏没再反驳。
也确实如此,什么女子男子的,谁不服,就打服,若是打不服,便干脆除去。
可不祥批命不同,世人皆信天命,遇事占卜是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