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不祥(194)

他身处组织中层偏下,只是上峰的一颗钉子,他接触不到更多的人,也无从得知组织的更多信息。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与上峰失联,就和聋子瞎子没什么区别。

而身为被组织、被上峰放在明面上的人,他本就可以随时被舍去。

比组织中其他同等层级的人多的,可能就是这个出身。

可惜生父权力虽大,却异常冷血,与组织中其他上峰并无区别,甚至还不如。

在父亲眼中,他就是保护弟弟的一个工具罢了,随时能抛弃不用。

略算一算就能知道,皇后不赶他出宫,动了想把他一直留下来的念头,已经是他唯一的出路。

谈什么赌与不赌,向前一步,还有可能能活。

真要是就这么出了宫,就只有死路一条。

……

月正中天,天穹幽蓝。

支殷山一处简易的阁楼中,灯火如游龙穿梭,松柏之间,亮如白昼。

成千上万的典籍,与当日从荒城搜出来的书简分门别类地妥善放置,楼中由几位身着交领长衫的老者带领,笔墨日夜不停地释译书写着前朝文字的书简。

而今夜,至关重要的几份终于释译完毕,由阁中侍从捧着前往主楼。

主楼面阔五间,大部分还在修建,只腾出来其中一间用以处理事务。

这几份释译书简,就被端端正正放在了案上。

待侍从退下之后,案后之人才转过身来,打眼一瞧,正是澜淙。

他抬步到圈椅前,撩袍坐下。

如今阁中大部分人手都被派出去寻找主上,留下的只能维持阁中基本的运转。

他倒是也想去,但打不过卫瑛萧晟就算了,没想到连洪嫆薛渐屏都败了下来,只能留下来看守支殷。

只是这种时候,留下来反而是最煎熬的,这几日,他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是那日最后所见主上狼狈孤单的身影,就怎么也睡不着了。

干脆连夜处理种种事务,一刻不怠。

一向风流倜傥的潇洒公子澜淙此刻眼中布满血丝,胡茬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他也丝毫没有察觉,只是又灌了一盏浓茶,撑起精神掀开托盘上盖着的布。

当日荒城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也深知其中利害,动作间格外小心。

--------------------

第95章 揭秘

书简与译本一一对照,一上一下放置。

他谨慎地翻开,原来的书简放到左边,之后的译本放在右边。

第一本,就是当日背后画有鲜血玄虎令图案的那一个,释译的版本先是誊抄断句,之后再在下方写上译文,若有断句歧义的地方,还会写上不同的断句方案并说明哪一种可能性更大。

并在之后附上连起来的整体译文。

澜淙略略扫过上边的逐字逐句注解,便去看下方的译文。

译文不止分句,还有分段。

是简要记录的编年形式。

【天亓元年,前朝余孽勾结隐族动乱皇都,连横燕昀,帝遣暗部潜入遗世村落培养间人。】

天亓三年,间人潜入燕昀四方追查余孽,颇有所获。

天亓……

……

天亓十年,余孽愈加势大。】

记录得越来越详细。

【三月,余孽一统身怀绝技之隐族,以阵法掩盖,定总部于断天崖东面出口,如太虚幻境,时有时无,间人有去无还。

十月,余孽涌入村落,村民无还手之力,尽数被屠。】

澜淙看向原书简,最后一句以血写就,比其它地方更加斑驳,难以辨认。

释译本上最后一句零零总总竟然列了五六种版本。

他谨慎地一句一句思忖,确保底下所写就是最合适的那个。

确认无误,方小心合上,翻开下一本。

下面的每一本,都是这一本的详细展开,最后写明记录的缘由,道是传信回京城的备录。

原来,灰衣人也不是一直蛰伏未被发现,近的,就有元亓帝苦心孤诣在此处设立情报机构。

更别提,还有他们不知道的,皇朝建立之初的几位帝王。

只是纵观史料,国盛时灰衣人并未成气候,帝王见其不足为虑也不屑于赶尽杀绝。

毕竟说起来,前朝皇族血脉流传于世,几代之后都是土生土长的永陵人,若要追查必定诛连,到时,怕是血流成河都不足以形容。

搞这么大阵仗,波及如此之多的无辜之人,只为了一个可能的反叛组织,着实不划算。

而自元亓末年,永陵国力急转直下,揭竿而起之众不在少数,灰衣人方重出江湖,以报血脉国仇。

按书简当中所写,不过几年,灰衣人就凭借权谋将势力深植于永陵燕昀各方,并且在边境设立总部,荒城当中的人甚至没有抵抗之力。

不得不说,他们发展得也太快了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