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一位公主,名唤安乐, 你可知道?”
柳回舟沉吟一瞬, 斟酌着回答到:“回陛下, 微臣在翰林院时, 曾听同僚提起过。”
“那柳编修觉得, 朕的安乐公主如何?”
柳回舟被问的额角渗出一滴冷汗。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一跳一跳的, 分外疼痛。他勉强打起精神, 硬撑着回答到。
“……安乐公主金枝玉叶, 微臣怎敢评价?”
北渊帝王听闻这话微微颔首。
“朕的安乐公主, 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如今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了。朕便想着,将她许配给你。如此朕也能放心了。”
柳回舟闻言一惊, 赶忙跪了下来。
“微臣出生低贱,安乐公主千金之躯。这如何使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柳回舟人虽然聪慧,但到底涉世未深。在情急之下,说出来的话也有些急躁。
北渊帝王神色一凌,将手中的折子往玉桌上一扔, 沉闷的声音让跪在下首的臣子身躯一抖。
“莫不是柳编修心高气傲, 还看不上朕的公主不成?”
柳回舟伏跪在地, 心跳到了嗓子眼。听闻这话便赶忙否认到。
“陛下言重了,微臣并无此意。只是微臣出生穷乡僻壤, 又只是一个小小的编修,安乐公主金枝玉叶又聪明伶俐,是微臣配不上公主。”
柳回舟一口气将这番话说完便闭着眼睛将头死死的磕在地上,态度软弱中又带着几分坚决。
北渊帝王面无表情的看了他好一会儿,而后挥了挥手说到。
“好了,此事便就这么定下来吧。朕则日便给你们赐婚。朕的公主朕知道,她知书达礼是不会介意你的出生的。”
柳回舟听闻这话心中难以置信,抬眸逾越的看向上首的北渊帝王。表情苍白之余还有些悲伤。
“可是陛下……微臣心中已有心悦之人……”
第47章 赐婚(三)
“哦?”北渊帝王眉头一皱:“那柳编修喜欢的姑娘是何许人也?”
“……微臣……”柳回舟一时语塞, 他不敢说。
北渊帝王见此便不以为意的笑了一声:“既然柳编修不想说,那朕也不会勉强与你。朕的公主模样端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未必就比不过你的心上人。你且回去等候圣旨吧。”
“陛下——”柳回舟闻言焦急的抬起头:“微臣——”
“……嗯?”
北渊帝王皱着眉头看向柳回舟。
柳回舟被看的呼吸一窒。思绪乱成了一锅粥。北渊帝王为人温和, 也曾数次礼贤下士, 在民间享有盛誉颇有威望。但即便是再温和的皇帝,也不会允许臣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自己。
柳回舟深吸一口气, 思量再三。最后对着北渊帝王再次叩首,做最后的挣扎。
“吾皇恕罪。微臣寒窗苦读数十载, 今年方才金榜题名有所成就。只是在殿试之前, 微臣家中有一位亲人离世, 微臣为表孝心, 暂时未有接亲之意。只想一心一意报效朝廷, 为祖上增添荣光, 也好为亲人祈福。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为安乐公主, 另择良配。”
“……”
北渊帝王听闻这话沉默了好一会儿。
柳回舟盯着脚下光可鉴人的地板, 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良久, 他听到北渊帝王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朕便也就不再勉强了。”
北渊王朝最重孝道。柳回舟见陛下松口, 便知道自己这步棋是下对了。而且若要深究,他其实也并未说谎。他出生于柳家村,左邻右舍皆是同宗亲人。殿试之前也确实有一个姑姑离世。当时村长还给他写了一封家书。只是他殿试在即,柳家村又路途遥远,便没有回去参加葬礼。这也算是他的遗憾。
北渊帝王话锋一转又说到。
“只是这亲人离世, 孝期最少便是三年。柳编修可是打算三年不娶妻?”
柳回舟闻言一愣, 刚松了一口气的心瞬间又沉了下去。他的嘴唇嚅嗫了半响, 最后捏着拳头硬着头皮微微颔首。
“回陛下的话。微臣……正是打算如此。”
北渊帝王听闻这话目露欣赏:“看来柳编修不仅文采斐然,为人也颇有孝道。北渊正是需要柳编修这样的人才。”
“……”
柳回舟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 只是默不作声的叩首应了一声。
北渊帝王达到了目的,便挥手让大内总管李圆春将柳编修请出了御书房。
当天下午,北渊帝王便下旨褒奖柳回舟。夸赞了一番他的孝心,又升了柳回舟的官。柳回舟一脸呆滞的接了旨,在府内静坐了一宿。